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3篇
  免费   68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181篇
世界政治   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123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23篇
政治理论   224篇
综合类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慈善事业在取得了积极成绩的同时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从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入手,比较了中美两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与政府作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程集中体现了政府对慈善事业发展的主导作用,政府充当了慈善事业的组织者、运营者和资助者的角色;美国政府与慈善组织结为"事业伙伴"关系,发挥着倡导者、合作者、管理监督者、法律保障者的作用。由于历史、社会文化、宗教影响、法律环境等因素,中美政府在发展本国慈善事业中采取的措施与发挥的作用既有相似点又存有差异。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理顺政府与慈善的关系,政府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引导、监督和保障方面。  相似文献   
142.
冲突法上的适应问题是一种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同他种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分别属于不同法律秩序时,应如何调整两者在适用上可能产生相互矛盾及不调和的问题。增强准据法的适应性或者说对准据法加以调整是当代冲突法的一个新动向。可以说,适应或调整程序浓缩了确定准据法的技术,冲突法上的某些制度本身就是适应观念的体现。在适应问题的解决方面,目前还难以制定统一的一般准则,总的来说,有冲突法的适应方法、实体法的适应方法和比较法的适应方法。适应问题不仅存在于法律适用阶段,而且也发生在管辖权协调和外国判决执行方面。  相似文献   
143.
144.
本文描述了用于规范法庭科学证言的英美证据法,这些法庭科学证言主要是解释微量物证之匹配的重要性。本文根据即将出版的维基百科全书法庭科学卷部分改编。  相似文献   
145.
本文通过借鉴域外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结合我国查处贿赂案件的实证考察,对在我国引入和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建立我国污点证人作证制度的构想,为完善我国打击严重的贿赂犯罪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6.
Human blood is the body fluid most commonly encountered at crime scenes, and blood detection may aid investigators in reconstructing what occurred during a crime. In addition, blood detection can help determine which items of evidence should be processed for DNA-STR testing. Unfortunately, many common substances can cause red-brown stains that resemble blood. Furthermore, many current human blood detection methods are presumptive and prone to false positive results. Here, the developmental validation of a new blood identification test, Rapid Stain Identification™-Blood (RSID™-Blood), is described. RSID™-Blood utilizes two anti-glycophorin A (red blood cell membrane specific protein)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 a lateral flow strip test format to detect human blood. We present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at this test is accurate, reproducible, easy to use, and highly specific for human blood. Importantly, RSID™-Blood does not cross-react with ferret, skunk, or primate blood and exhibits no high-dose hook effect. Also, we describe studies on the sensitivity, body fluid specificity, and species specificity of RSID™-Blood. In addition, we show that the test can detect blood from a variety of forensic exhibits prior to processing for DNA-STR analysis. In conclusion, we suggest that RSID™-Blood is effective and useful for the detection of human blood on forensic exhibits, and offers improved blood detection when compared to other currently used methods.  相似文献   
147.
On April 13, 2009,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IOSC) published the National Human Rights Action Plan of China (2009-2010), which caused a widespread repercussion in China and the world over and won  相似文献   
148.
149.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授予某些证人隐名,是国际法庭和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证人隐名是投入资源最少,往往也是最为有效的保护证人安全与隐私利益的举措,是建立证人出庭制度的重要一环。允许证人在作证时不披露身份,可能会影响被追诉人质证权的行使,损害被追诉人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为此,国际社会与各国设立的证人隐名制度,通常都设计了较为详细的证据规则与程序保障机制,以实现被追诉人与证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了解证人隐名制度的运行状况与其中蕴含的价值选择,有助于我国证人出庭制度乃至庭审制度的借鉴与改革。  相似文献   
150.
本文试以缘其华叶,探其根素,究其质实的方法,对证据的概念行以刻求真是的剖陈。其定义为:证据是讼事以物符或意融的形式,留存于时空内,并为听讼人藉以听断讼事的可识素因。概念,无论今古中西,在学问上,都是说话的前提。国学式的概念必定是中华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证据理论的基本构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