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篇
法律   281篇
中国共产党   77篇
中国政治   149篇
政治理论   82篇
综合类   26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简介非正式制度理论,认为该理论同样适用于政治制度变迁过程.从俄罗斯社会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出发,以非正式制度理论作为工具,分析非正式制度对俄罗斯政治转型的重要影响.通过分析非正式制度理论在俄罗斯的表现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俄罗斯政治转型为何困难重重.俄罗斯现代民主政治改革方向虽然不可逆转,但必须沿着非正式制度的演化方向进行,这样才会降低改革成本和提高改革效率.俄罗斯要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不但要进一步完善正式制度的建设,还要强化非正式制度对此的适应和改变,最终达到二者的相容.  相似文献   
102.
China and Pakistan have initiated a mega project with the name of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CPEC).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local residence support of CPEC is shaped in Pakistan. This study employs a social exchange theory to explain how perceived impacts affect an individual's level of support for CPEC development. Findings reveal that social exchange theory fits the data well by confirming that the more residents perceive impacts positively, the more they are likely to support CPEC. Data were collected online using the Google platform from 280 citizens, residing in all provinces of Pakista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validate most of the hypothesis. Positive impact shows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rsonal benefit and support for CPEC development. Similarly, personal benefit also shows significant effect on support for CPEC development. However, negative impact shows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personal benefit and support for CPEC development.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ill guide the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policymakers of CPEC about the perception of local people residenc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 Policymakers can us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o gain local citizen's support for the CPEC 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designs policies accordingly for the future projects.  相似文献   
103.
《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的缔结历史表明,长期的协商和谈判并未促成缔约国间就投资一词的含义达成统一意见。同时,由于ICSID仲裁庭的组成依个案而不同,对于投资的界定每个仲裁庭的方法也并不完全相同。根据ICSID仲裁庭过去的判例,仲裁庭主要依据两种方法对投资进行界定。ICSID仲裁庭应当在充分地尊重缔约国因接受ICSID仲裁体制所让渡的主权权利的基础上,严格地解释《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及双边投资保护条约中投资的含义。因此,笔者认为确有必要改进仲裁庭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界定投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现行累犯通说不但不能为累犯制度提供正当性和合理性,反而会削弱其法定性和正当性.累犯主观恶性既不应因再犯而认定其恶意程度超出其前次犯罪,也不应超出初犯者;认为再犯基于无视前次刑罚体验与后罪刑罚从重前后矛盾:既然前次刑罚无益于预防,如何能保证本次从重处罚有效?因为两个刑期本质完全一样.当再犯率和初犯率未确定时,就不能确定前者高于后者,也不能无根据地确信累犯后果重于初犯.累犯通说之根基只能是经由实证调查所得数据基础上所做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5.
台湾3月份爆发的“太阳花学运”首度攻占“立法院”、“行政院”,创造了台湾“学运”新的“历史”。数十年间,台湾“学运”几经迭兴,深刻影响台湾社会的演进。从“学运”发生的时代背景与政治环境、“学运”的组织形式、动员与传播媒介、参与者的成分、“学运”与政党之间的关系、“学运”规模和产生的影响等7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台湾“学运”从缺乏主体性到获得自觉,力量在不断壮大,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而其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研究台湾“学运”有助于我们了解台湾社情民意及可能出现的种种挑战.更好她推动两崖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06.
任敏  杨璟 《青年研究》2012,(4):69-81,96,95
本文试图探讨基层政府在基层社会矛盾突出、结构性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维持基层社会稳定何以可能的问题。作者以湘西A乡乡政府对三个地方纠纷处理的个案为例,归纳出基层政府在与乡民的长期互动中建构起来用于地方治理的四种非正式权力:对正式权力的非正式建构使用、基于知识优势的文化权力、基于利益一家族关系网络的网络权力以及基于庇护乡民行为的道义权力。本文认为,基层政府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的关键在于政府能够在结构性资源之外灵活地建构起面对乡民的多重非正式权力。  相似文献   
107.
“80后”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阶段性现象,人们对于“80后”给予了极大关注,而目前对于“80后”的研究更多侧重于“80后”本身。文章试图引入唯物史观,将“80后”放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更多地去找寻“80后”所引起“80后”现象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08.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与价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功能发挥的强弱也有较大差异。这表明:政党制度的功能与价值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有主导与非主导方面,但随着社会政治生态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其主导与非主导方面也是变动不居的。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功能与价值的主导与非主导方面及其变动规律进行研究,明确现阶段我国政党制度功能与价值建设的着力点,可以为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提供必要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109.
东盟和日本作为东亚地区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二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影响东亚未来的安全走向。冷战后,日本和东盟都奉行"综合安全"的观念,安全目标的重叠构成二者合作的基本条件。然而二者因原动力即各自利益追求不同而导致追求安全的目标以及路径也有所区隔。认知差别、权力结构和规范因素构成了限制二者合作的三个主要变量。在不同程度上三个方面的问题与二者获得综合安全的路径相互影响。而二者在多边安全合作对话平台中的摩擦与分歧恰可作为安全合作挑战的注脚。  相似文献   
110.
加拿大提出了文化主权的概念,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文化主权的文化政策,采用立法、制定法规条例、政府资助和税收优惠等多种手段,维护其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抵御来自美国的文化影响和文化渗透.美国是加拿大的唯一邻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生产国,在加美特殊关系中,如果加拿大对本国文化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美国文化就有可能垄断加拿大文化市场.因此,追求文化主权成为加拿大抵御美国文化影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