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4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Embellish and vilify is a normal standard in the seventeen year's literature critic. Embellish often means mistakenly embellishing the figures of the bourgeoisie, petty bourgeois, the feudalism and the Kuomintang reactionaries and US imperialism in literary works. On the other hand, vilify indicates vilifying the figures of peasant mass, soldiers of PLA, the CPC members and the new society etc. Firstly, the distorted embellished and vilified criticism exerts important effect on literature itself and the certain scope of writing is disciplined; therefore literary narration becomes a type of “passive narration”. Although the embellished and vilified criticism is against the historical and art reality, from the logic of politics, its application has certain sense of inevitability and rationality. Secondly, there exists logic in aspect of na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Finally, there is logic of emotion. The criticism pattern of embellishing and vilifying still has real warning function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criticism practices.  相似文献   
62.
公众人物的判断标准有二:有一定知名度,并且自愿进入公众视野。公共利益非认定公众人物的标准,而是公众人物人格利益的保护界限;公众人物无须类型化,官员与公众人物是并列的两个概念,不存在非自愿的公众人物;我国应当建立限制公众人物名誉权的实质恶意标准。  相似文献   
63.
中国诗论中“吟咏情性”与“吟咏性情”有着巨大的不同,标志着两种诗学理路。“吟咏情性”的主要内涵是“情”,是由“感物”而来的“感”情,与“性”的关系不大;而“吟咏性情”的主要内涵则是“性”,由“性”而来的“情”。早期理论以“情性论”为主,宋明以来则主要是“性情论”。“情性论”的“情”个体感性维度明显,“性情论”的“情”则理性色彩突出,从“情性”到“性情”的重心转移显示了中国诗论理性化的价值取向。要用“情性”与“性情”的双重视野来看待中国古代诗论中的“情”才较为全面。在这种双重视野下来审视中国的“抒情传统”,则会有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64.
公安刑事法律文书主体的制作包含法律事实、法律理由和法律结论三大部分。其中法律事实和法律理由是公安刑事法律文书的核心,是文书制作的两大有力支点。公安刑事法律文书中笔录事实是法律事实的主要来源,通过对笔录事实的提炼加工而形成文书中的法律事实,在法律事实基础上的概括总结而形成文书中的法律理由。公安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中两大支点的准确记写,是提高文书质量的有力保障,亦是文书制作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65.
公正和效率是两项难以兼顾的司法价值追求。认罪案件简化审程序在分流案件,节约司法资源上有其重要的作用,认罪案件简化审程序如何在提高诉讼效率的同时,实现公正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认罪案件简化审程序中采用的证明标准和证据要求进行新的构思、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体现认罪案件简化审程序的公正和效率。  相似文献   
66.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女性人格的构建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女性人格的构建 ,既有消极的丧失自主性和人格的不完善性 ,又有厚德载物、知书达理的积极性特点 ,同时还有相对的自主性特点。中国女性要想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 ,需要从文化的历史造就中批判取舍 ,从而完成一个自我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7.
关于死刑犯生育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寇学军 《河北法学》2003,21(5):28-33
2001年5月,浙江舟山发生的一起故意杀人案引起了有关死刑犯有无生育权的争论,根据这个案 例及其争论,首先剖析与区分了死刑犯生育权的内涵;其次研究了死刑犯生育权的实现途径,最 后提出了立法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8.
在后农业税时代,出现了减负不增收的新窘境。导致广大农民减负不增收的原因很多,但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看,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权利的缺失。在后农业税时代,赋予农民发展的基本权利和分享改革成果的平等权利,是破解“三农”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9.
刑事调解是指在刑事案件中通过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直接接触,由中立的第三者参与调解,促进当事方的沟通与交流,并确定犯罪发生后的解决方案。我国现行刑事调解制度存在许多缺陷,应在恢复性司法视野下进行刑事调解制度的重构:更新与构建刑事调解制度生存的司法空间,理清刑事调解适用的原则,扩大刑事调解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0.
刑事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运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电子证据作为证据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图际组织认可。我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关于检察机关侦查工作贯彻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文件中都有对刑事电子证据的规定。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为刑事案件中的电子证据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我国的电子证据制度还处于初始阶段,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电子证据的收集、电子证据的运用等缺乏系统规定,应从这几个方面对我国刑事电子证据制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