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68篇
中国政治   10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开通城管热线96310是2001年北京市政府60件为民办实事之一.热线开通以来,市城管执法局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始终贯彻"畅通、高效、务实、为民"的工作理念,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落实"树城管形象,促社会和谐,让市民满意,使领导放心"的工作标准,不断加强城管热线建设,便民绿色通道作用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52.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慈善事业在取得了积极成绩的同时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从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入手,比较了中美两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与政府作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程集中体现了政府对慈善事业发展的主导作用,政府充当了慈善事业的组织者、运营者和资助者的角色;美国政府与慈善组织结为"事业伙伴"关系,发挥着倡导者、合作者、管理监督者、法律保障者的作用。由于历史、社会文化、宗教影响、法律环境等因素,中美政府在发展本国慈善事业中采取的措施与发挥的作用既有相似点又存有差异。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理顺政府与慈善的关系,政府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引导、监督和保障方面。  相似文献   
53.
冲突法上的适应问题是一种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同他种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分别属于不同法律秩序时,应如何调整两者在适用上可能产生相互矛盾及不调和的问题。增强准据法的适应性或者说对准据法加以调整是当代冲突法的一个新动向。可以说,适应或调整程序浓缩了确定准据法的技术,冲突法上的某些制度本身就是适应观念的体现。在适应问题的解决方面,目前还难以制定统一的一般准则,总的来说,有冲突法的适应方法、实体法的适应方法和比较法的适应方法。适应问题不仅存在于法律适用阶段,而且也发生在管辖权协调和外国判决执行方面。  相似文献   
54.
本文描述了用于规范法庭科学证言的英美证据法,这些法庭科学证言主要是解释微量物证之匹配的重要性。本文根据即将出版的维基百科全书法庭科学卷部分改编。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借鉴域外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结合我国查处贿赂案件的实证考察,对在我国引入和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建立我国污点证人作证制度的构想,为完善我国打击严重的贿赂犯罪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On April 13, 2009,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IOSC) published the National Human Rights Action Plan of China (2009-2010), which caused a widespread repercussion in China and the world over and won  相似文献   
57.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授予某些证人隐名,是国际法庭和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证人隐名是投入资源最少,往往也是最为有效的保护证人安全与隐私利益的举措,是建立证人出庭制度的重要一环。允许证人在作证时不披露身份,可能会影响被追诉人质证权的行使,损害被追诉人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为此,国际社会与各国设立的证人隐名制度,通常都设计了较为详细的证据规则与程序保障机制,以实现被追诉人与证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了解证人隐名制度的运行状况与其中蕴含的价值选择,有助于我国证人出庭制度乃至庭审制度的借鉴与改革。  相似文献   
58.
本文试以缘其华叶,探其根素,究其质实的方法,对证据的概念行以刻求真是的剖陈。其定义为:证据是讼事以物符或意融的形式,留存于时空内,并为听讼人藉以听断讼事的可识素因。概念,无论今古中西,在学问上,都是说话的前提。国学式的概念必定是中华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证据理论的基本构件之一。  相似文献   
59.
财产权制度的存在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坤  赵万一 《现代法学》2004,26(5):133-141
民族性、目的性和当代性是民法制度设计的根基,财产权观念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法律确认,同时也是一种伦理升华和哲学判断。财产权制度的产生与流变既是人类理性思维的结果,而且也有其赖以存在的充分的哲学依据,财产权制度的设计和改革必须以效益观念为指导。作者认为伦理基础是财产权制度民族性的体现,哲学基础决定了财产权制度设计的目的,而经济基础则是财产权制度时代性的必然要求。通过对财产权制度存在基础的综合分析,力图在前人已取得的丰硕成果上,重新观察财产和财产权这样一个开放的权利体系,对其做出正本清源的概括和梳理,以期对我国民法典和物权法的制定提供一种带有基础性的研究基点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0.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与普通行政诉讼在证明责任上存在重要差别,现有的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不足以完全解决其中的问题。其中,认定政府信息属于国家秘密的证明责任,依申请公开中关于申请条件的证明责任,信息不存在的证明责任,以数据电文形式提出申请的证明责任,都需要在现有证明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