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172篇
世界政治   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89篇
法律   1396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133篇
政治理论   193篇
综合类   23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16篇
  1974年   24篇
  1973年   15篇
  1972年   16篇
  1971年   19篇
  1970年   14篇
  1969年   7篇
  1968年   11篇
  1967年   9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社会公众心理偏见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众心理偏见使整个警察群体形象受到致命的冲击和破坏,它实质上反映了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许多内在深层次的问题。警察公共关系指警察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相互了解和依赖的关系,并通过双向交流,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以取得理解、支持和合作,使组织适应于环境,并努力使环境适应于自己,从而促进组织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2.
请求司法救济是公民、法人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但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当事人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且将行政程序处理完的事情请求司法救济。本文作者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该案当事人的脱法行为,阐述了行政程序与法律程序在该案中适用范围及一事不再理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3.
论刑事政策的概念与范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策在古代汉语、英语中,各有解释。国外学者也有不同的定义。学者对刑事政策所下定义各不相同。对其进行初步整合与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34.
Renée C. Fox 《Society》2005,42(4):70-76
  相似文献   
35.
36.
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广义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社会管理需要社会组织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广泛参与。工会是党领导下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  相似文献   
37.
38.
韦伯对官僚制的研究乃是基于其对现代社会与政治的全面反思.官僚制是指一种无所不在的现代科层现象,它以自身的“理性”特征区别于其他的支配类型,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精神状态.同时,韦伯将正当支配类型分为三种并非武断,而是有其理论关切的.通过对官僚制支配与超凡魅力型支配进行对比考察,韦伯从“日常/非日常”的视角揭示了它们所处理的事务在性质上的差异,由此说明了官僚制特有的局限性以及卡里斯玛型权威的必要性.此外,韦伯式的官僚制研究并不是为了生产专业知识,而是为了获得见识,并且帮助人们更好地对事物作出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39.
当前,中国正处于急速的社会变革期,多元社会思潮并存与交锋,并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深入研究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特点、传播机制,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0.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hypothesis conjectures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l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such that pollution per capita initially increases as countries economically develop, but then reaches a maximum point before ultimately declining. Much of the EKC literature has focused on testing this basic hypothesis and, in studies that find evidence of an EKC, estimating the “turning point” level of development at which the per capita pollution‐growth relationship changes sign. This approach has not emphasized the policy relevance of specification issues or the potential role of policy variable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a modified EKC specification which conditions the pollution‐growth relationship on a country's level of debt and degree of democratization. These variables turn out to be significant, implying that differ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exts can shift EKCs and their turning point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olicies to relieve debt burdens and institute political reform, in addition to their usual justifications, also could be used as a strategy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 2008 by the Association for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