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3篇
工人农民   45篇
世界政治   9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0篇
法律   554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125篇
政治理论   168篇
综合类   2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任晓 《当代世界》2009,(1):16-18
2008年是颇不平凡的一年,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是如此。北京奥运会令世界惊喜赞叹,美国大选产生第一位非白人总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都足以使这一年在历史中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记。  相似文献   
132.
工资是职工最核心的经济权益.建立和完善工资分配体系,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本政府之基本职责,也是工会作为职工权益"代言人"的应有之义.在我国,尽管广大职工的具体利益和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高度一致,但不同时点存在的利益差异也客观存在.工会如何基于共性基础上的差异,建立和完善与职工工资权益密切相关的监控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3.
区域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区域知识产权创新还存在着数量少、质量低、创新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产权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创新经费投入强度较低,创新平台的规模、结构不合理等六个方面。提高我国区域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创新社会文化环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拓宽融资渠道,建设并优化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34.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以公报的方式刊登了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例,对事业单位可以作行政诉讼被告的资格给予肯定。但是对于这一问题理论争议仍然存在,司法实践中,不同法院对此也有不同的操作。因此,在考察重要关系理论和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基础上,借鉴重要关系理论,认定事业单位的行政诉讼被告资格;划分事业单位行为层次,确定司法审查的范围,既能尊重事业单位的自治权,又能保障相当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35.
确认并保障被矫治人员依法享有权利已经成为现代各国矫正法律制度和实践中共同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中国的劳动教养工作也不例外。劳动教养制度创建五十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维护劳教人员的人权。将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公民,是我国劳教机关的根本任务。把劳教人员当人看,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劳教人员以人道主义待遇,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36.
任俊杰 《中国司法》2008,(12):65-68
一、安全稳定高风险影响因素是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一)58起所管事故原因分析和高风险影响因素的筛查 对过去发生过的所管安全事故进行反思与剖析能够使我们更好的吸取教训,堵塞工作漏洞,消除工作隐患,寻找到安全稳定的高风险影响因素,笔者收集、查阅和剖析了1983年至2008年的全国劳教场所发生的XX起逃跑事故案例,对XX起逃跑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了分析、统计。  相似文献   
137.
China and Pakistan have initiated a mega project with the name of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CPEC).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local residence support of CPEC is shaped in Pakistan. This study employs a social exchange theory to explain how perceived impacts affect an individual's level of support for CPEC development. Findings reveal that social exchange theory fits the data well by confirming that the more residents perceive impacts positively, the more they are likely to support CPEC. Data were collected online using the Google platform from 280 citizens, residing in all provinces of Pakista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validate most of the hypothesis. Positive impact shows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rsonal benefit and support for CPEC development. Similarly, personal benefit also shows significant effect on support for CPEC development. However, negative impact shows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personal benefit and support for CPEC development.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ill guide the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policymakers of CPEC about the perception of local people residenc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 Policymakers can us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o gain local citizen's support for the CPEC 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designs policies accordingly for the future projects.  相似文献   
138.
A common theme of research on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nd citizen engagement centres on the need for empirical studies that conduct a deep exploration of the nuances and complexities of these processes. This article offers a distinct response to this need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wo ethnographic case studies of a participatory budgeting process in a multilingual, highly diverse community in which Spanish-speaking Latino immigrants were involved. By analyzing participants discourse from the case studie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risks and rewards of reframing participatory processes as design decisions rather than static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39.
台湾3月份爆发的“太阳花学运”首度攻占“立法院”、“行政院”,创造了台湾“学运”新的“历史”。数十年间,台湾“学运”几经迭兴,深刻影响台湾社会的演进。从“学运”发生的时代背景与政治环境、“学运”的组织形式、动员与传播媒介、参与者的成分、“学运”与政党之间的关系、“学运”规模和产生的影响等7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台湾“学运”从缺乏主体性到获得自觉,力量在不断壮大,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而其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研究台湾“学运”有助于我们了解台湾社情民意及可能出现的种种挑战.更好她推动两崖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40.
任敏  杨璟 《青年研究》2012,(4):69-81,96,95
本文试图探讨基层政府在基层社会矛盾突出、结构性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维持基层社会稳定何以可能的问题。作者以湘西A乡乡政府对三个地方纠纷处理的个案为例,归纳出基层政府在与乡民的长期互动中建构起来用于地方治理的四种非正式权力:对正式权力的非正式建构使用、基于知识优势的文化权力、基于利益一家族关系网络的网络权力以及基于庇护乡民行为的道义权力。本文认为,基层政府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的关键在于政府能够在结构性资源之外灵活地建构起面对乡民的多重非正式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