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6篇
法律   390篇
中国共产党   177篇
中国政治   396篇
政治理论   92篇
综合类   32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众所周知,东南亚华人社会变迁是一个全面、持久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亦是中华文化扎根海外、创建本土特色文化体系的漫长经历。在互动视野的观照下,东南亚华人社会不断建构自身的主体性文化,发展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与知识体系,显示出中华文化内在机理的创新与适应能力。东南亚华人历史知识体系正是在知识形态与社会政治变迁持续互动的历史场景中形成和衍变。然而,知识体系的生产并不仅仅仰赖于外部宏观历史条件之催化,知识体系的考古学分  相似文献   
52.
饱受各界诟病的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部分违法行为的入刑规制要引起相当的重视。在脱离劳动教养制度肆意适用侵害人权的同时,更要防范因部分违法行为入刑规制而又陷入到重刑主义侵害人权的泥淖之中。对此,应该重视人权保障,强调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用现代的法治观念来引导和加深公众对恢复性司法和开放式处遇的认识,发展和完善符合国际新趋势的社区矫正制度及相关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包括刑事法律体系在内的规制体系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在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形成一个协调有序、衔接自然的违法行为规制体系,在实现有效社会管理的同时又实现对人权的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53.
54.
55.
正Pursuing happiness and dignity is worth far more than gold Air rifle coach Wang Ping had plenty of reason to celebrate at the London 2012 Paralympic Games.  相似文献   
56.
唐贤秋 《桂海论丛》2012,(5):11-15,1
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把廉政作为一种目的价值而高扬,从而实现了人类社会廉政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廉政理论的一般原理,要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诉求,必须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并实现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的中国化发展。而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的中国化发展体现出以下特性:即廉政主旨的一贯性、从严治党的坚定性、权力监督的逐步明晰性、制度倡廉的渐趋科学性以及廉政理论创新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57.
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身份的认知呈现出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内心的矛盾性。为增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同,必须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其保障问题,处理好职业发展问题,提高生活满意度,增强城市归属感以及增强自身的角色和行为的城市适应性。  相似文献   
58.
正A high-level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ference calls for deepe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forms and accelerating the building of a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Situated in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Shenzhen Institute of  相似文献   
59.
当事人真实义务与民诉法诚信原则,不管在理论上的涵摄关系如何,二者都具有同质性,在立法上具有相互替代和相互说明的效果.新《民诉法》第13条第1款规定的诚信原则,迄今在裁判中被援引适用的情形极少,这从侧面说明,真实义务原则的立法在我国当下并不急需,也无实效.在现有民诉法框架内,通过直接援引适用诚信原则条款和强制措施来规制当事人的虚假陈述,条件成熟时再将诚信原则的适用主体予以细化,并对虚假陈述的具体制裁或程序救济予以完善,不失为明智和务实之举.  相似文献   
60.
对政府等公法人作为被执行人的民事执行案件中存在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如果对公法人实施强制执行,则可能有碍公法人公共管理职能的实现,损及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如若不能对公法人实施强制执行,则会导致私权无法实现,有损司法权威。因而,为平衡私权之实现与公益之维护,对政府等公法人的执行须遵循必要的限度,给予其“规则礼遇”。对公法人财产的执行,以不影响公务推行为限度;对公法人执行程序的适用,应以维护其良好的信用和权威为保障;对公法人执行措施的适用,应考虑其依法行政的特殊主体地位和有序、高效推行公务,履行公务的履职要求,应限制适用间接执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