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篇
  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359篇
中国共产党   89篇
中国政治   205篇
政治理论   85篇
综合类   5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美国分属于不同的法律体系,但在教育执法依据方面有很多相同点,都制定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成文法.我国教育立法规定非常明确,易于掌握,但是有的法律条文空泛,缺乏可操作性;而美国在教育方面有联邦法律、州法律和众多的判例法,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很难掌握,但易于解决实际教育行政问题.我国应尽快制定<教育平等法>、<教育经费法>等重要教育法律,也应加快修改现有教育法律法规中过时、空洞的内容.  相似文献   
992.
试论道德的人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谈论道德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向度,那就是道德的人学基础.道德如果不能从人的存在方式中找到根据,那么它就很难在人的行为中得到落实.对道德和伦理进行必要的区分,把道德理解为人之为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进而在人的自我理解中揭示道德的人学基础,把道德内在化为人的存在的根据和力量的源泉,无疑有利于深化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93.
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假设是包括教育评价在内的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选取西方教育评价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出现的几种典型的评价模式作为比较对象,分析其背后不同的理论假设,可以发现,从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从理性主义向自然主义、从管理主义向相对主义、从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的发展,是教育评价模式变迁的必然趋势。在我国,教育转型已提上日程,因此要深入讨论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模式及其问题,确立以"自我实现的人"为起点的理论假设,从而为我国教育评价的改革提供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994.
中国散文的现代化是通过"革新"与"祛旧"的不断探索中,逐步对"阐教翼道"的散文正统做出系统、彻底的清理。这其中章太炎对"散文"范畴的划定、对散文审美标准和范本的独特选择、对严复、林纾等散文正宗的颠覆性评价,都对此后文学革命的散文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此为线索,为中国散文理论现代化提供一种考察路径。  相似文献   
995.
德国最初受传统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支配,司法不允许介入学校学生管理纠纷.二战以后,依据乌勒的基础关系与管理关系二分理论,司法开始介入涉及学生身份改变的纠纷.由于该区分标准并不明显,而且其本身也隐含着维护特别权力关系的用意,所以,联邦宪法法院又透过诸多判决形成"重要性理论".依据该理论,无论是基础关系抑或管理关系,只要是涉及学生基本权利的"重要事项",均可寻求司法救济.其中,关于考试争讼,司法则经历了从学校享有"判断余地"之消极审查到考生享有"作答余地"之积极审查的过程.德国相关理论与实践之变迁会对中国大陆司法审查此类纠纷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6.
姚毅奇 《犯罪研究》2009,(5):33-39,46
以“反黑”司法实践为视角,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有其自身的特性及发展规律。针对出现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篡夺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的案件,应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附加刑之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997.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在解放思想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具有不破不立的思想勇气;具有全面辩证的思想方法;具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998.
缓刑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刑罚谦抑性和刑罚个别化原则在世界刑事立法中的确立和普及,缓刑制度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对缓刑制度的立法便呈现出多样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缓刑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此,应尽快完善我国的缓刑制度。  相似文献   
999.
引言:十问《物权法(草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改革的浪潮呼唤民商法的兴起,而这时的法学家们因闭关锁国多年,大多无力阅读外国原版法律文献,有能力阅读者也苦于无资料可读.唯一方便之途就是<中华民国民法>,不仅故纸堆里有,且文字无障碍.由此又当然翻阅起一直采用此法的台湾法律及相关文献,这在政治上也无多大顾忌.故史尚宽、王泽鉴等人之著作,成了大陆民法学者的必读之书、必引之典.由于1949年之后台湾在民商法方面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和借鉴了大陆法,特别是德日之法(这本身与台湾曾被日本殖民统治半世纪有关),所以在上世纪末的十多年里,大陆与台湾法学界频繁交流时,更觉台湾法可取且易取,甚至可以直接拿来作教科书.这就产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至今为止,我国大陆立法上并无物权法之概念,但每个法学学生,都必学此课程,必了解此概念,甚至以物权法为专业方向,终其一生只学此概念及相关著作.  相似文献   
1000.
法哲学的智慧与旨趣在于对真实的人的法律生活的哲学观照。这种哲学观照体现为在对真实的人的法律生活的现实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的法律生活进行的价值改造,从而在思想上对人的法律生活进行理想型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