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5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各国政治   303篇
工人农民   152篇
世界政治   2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49篇
法律   3468篇
中国共产党   1116篇
中国政治   2781篇
政治理论   629篇
综合类   33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933篇
  2010年   1135篇
  2009年   1237篇
  2008年   1221篇
  2007年   1343篇
  2006年   1414篇
  2005年   1059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439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nd his wife Peng Liyuan pose for a group photo with dignitar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ho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Beijing 2022 Olympic Winter Games, in Beijing on February 5.  相似文献   
192.
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居于基础地位,而基层社会的犯罪治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久治安。以浙江龙泉为例,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社会犯罪治理的发展历程,其治理模式大致经历了"全能主义治理""综合治理""合作式治理模式转型"等三种类型的更替。犯罪治理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内容与治理模式的变化。70余年来,基层社会犯罪治理一些特有的机制得以延续,成为了当前犯罪治理的基本特征与经验,主要包括国家主导与地方探索、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综合运用、常规治理与运动式治理并存三个方面。未来,应当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犯罪治理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93.
<正>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近代史上,为了改变腐朽的封建统治和列强入侵所造成的积贫积弱的落后局面,先进的中国人曾多次掀起"向西方学习" (确切说,应为向先进的发达国家学习)的热潮,以救亡图存、变法革新、振兴中华。其实质是推翻反动的封建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变封建的中国为资本主义的中国。为此目的,无数志士仁人曾奋斗终生、前仆后继,不惜流血牺牲,奉献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努力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历史毕竟是无情的: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不可能真正开出资本主义之花,结出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之果。出  相似文献   
194.
<正> 关于侦查中的同一鉴定,多年来,国内侦查学界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把它称为"同一认定",而且在其概念、客体、目的、分类及科学基础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模糊看法。因此,通过讨论,澄清有关理论是非,求得对同一鉴定若干问題的正确认识和掌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着特别的重要性。一、关于同一鉴定的概念问题 什  相似文献   
195.
人类基因组的许多高度可变区域能够与小卫星探针杂交,而同时被检测出来,小卫星探针由串联重复的"核心"顺序构成.采用Southern印迹杂交获得的DNA指纹图包含多条高度可变的DNA片段杂交带,这些带主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表现出稳定性,而且安全具有个体特异性.本文用小卫星探针33.15,调查了北京地区的60名无关个体,  相似文献   
196.
Inconsistent findings of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 are commonly attributed to uncontrolled domain, time, or situational factors. Without integrative work, studies accounting for these factors may further complicate research by introducing potentially numerous third variables and render a coh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hip even more difficult to achieve. In this paper,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is taken and the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hip in delinquency is examined using three modes of investigation: multivariate patterns of attitude-behavior associations, their mutual predictability, and their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Three grade cohorts of public school boys (n=1517 of the first, seventh, and tenth grades, initially) were followed over a period of 4 years, with an average age span of 7–16 years. Correspondence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adolescent boys with a tolerant attitude toward theft or violence were more deviant than those who had actual behavior of theft or violence. Stronger attitude effect on subsequent behavior, relative to behavior effect on subsequent attitudes, was found among boys aged 10–12 years. While mean scores of tolerant attitudes to serious theft and violence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ir behavior counterparts between 6 and 17 years of age, ages 11 and 14 were two turning points at which most delinquent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escalated at a higher speed. In general, delinquent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we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in various patterns, and age was a defining factor that provided much of the explanation for the inconsistencies in research findings.  相似文献   
197.
民法本位是民法的根本指归.近、现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权利本位、个人本位.个人本位比权利本位更为本原,称其为民为本位,则更确切.可在广义社会法下的经济法和行政法中确定社会本位乃至国家本位.民法本位是民法的出发点,民法价值是民法的归结点,均蕴含并体现在民法基本原则中.  相似文献   
198.
侦查学学科建设的三大基本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侦查学研究经验总结有余而严谨的理论抽象不足 ,缺乏作为专门知识体系所应当具有的理念价值和对侦查实践所应保持的审视态度。侦查学学科建设应确定三大任务 ,即 :人权保障观念、法治观念和犯罪预防观念 ,以此为侦查学理论体系更新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9.
诬告陷害罪与伪证罪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如何认定诬告陷害罪和伪证罪进而论述了两者之间的界限及相关问题,其旨为引起刑事司法机关在认定处理此类案件时高度重视,稳、准、狠地打击诬告陷害和伪证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200.
早期儒家的“圣人”人格理论构想包合看两个基本层面,一个是理想的,具有终极性价值的“内圣外王”人格境界,另一个是现实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时圣”人格境界。在早期儒家人格理论的历时性发展过程中,“圣”的人格境界存在看由“形而上”到“形而下”的思维转型态势,这种思维转型态势是与早期儒家对于“时”的认识深化过程存在看密切的联系。通过以“时”援“圣”,以及将非主体性范畴——“时”的主体化努力,早期儒家在现实价值实践中也完成了从汲汲于“内圣外王”人格境界向“时圣”人格境界诉求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