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86篇
中国共产党   249篇
中国政治   363篇
政治理论   111篇
综合类   1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上海支部生活》编辑部当汽车缓缓驶过蜿蜒的东海大桥,你会看到,在东海洋面上矗立着的一排排“大风车”,这是国家发改委核准的亚洲第一、国内首创的海上风力发电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力发电场。  相似文献   
52.
53.
李鸿雁  蒋炳伸 《学理论》2013,(24):303-304
土壤肥料学是园林、园艺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及应用性,是学习各门专业课程之前必修的一门先导性课程。通过分析我校土壤肥料学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网络教学资源内容分模块、分步骤、分阶段来建设完善网络教学资源,以及探讨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并对土壤肥料学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4.
严利人 《两岸关系》2007,(11):60-61
明清时期,福建漳浦石榴镇攀龙村大批先民渡台垦荒。后裔繁盛。目前,台湾攀龙林氏裔孙有2万多人,洪氏裔孙1万多人。占台湾人口总数千分之一以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的祖地也在这里。去年以来,林丰正先生两次到攀龙村省亲谒祖,表达浓浓的故乡情。藏在深山人末识的攀龙村引起了世人的注目。  相似文献   
55.
党章: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历史见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书翰 《理论前沿》2007,511(22):17-18
十七大修改党章采取增写和充实两种形式,遵循了两个重要原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及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再次证明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特点和优点。  相似文献   
56.
湖北省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报告(三)韩德明,郭建国,徐彬,孙厚权,严雄飞第三部分湖北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探讨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将会有力推进整个湖北经济的发展,使其以全新的面貌在我国中部和长江流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制定一套实现湖...  相似文献   
57.
为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改变工会图书馆的单一模式,工会院校图书馆应走"双向联合"的道路。这种"联合"一方面要立足于工会,另一方面要走向社会。同时,要在转变观念、完善管理体制、加强资源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8.
进一步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重要决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未来十五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为了配合党员干部及各界人士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刊提前准备、精心策划,约请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部知名专家教授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八个问题分别撰写文章展开深入论述、全面阐释和解读。这些专家教授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为党中央的领导决策出谋划策。这组文章高屋建瓴、鞭辟入里,其论述之深刻、精彩,解读之准确、生动,分析之细致、全面。对我们深入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大有裨益。在此,谨对中央党校科社部主任严书翰教授以及各位教授于百忙之中拨冗撰文、支持我刊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59.
社会转型期农民外出务工现象的社会学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的推进,社会秩序结构由“非自愿模式”进一步向“协议模式”转变,国家与家庭的关系由恶性互动逐渐转变为互构共变,农民由滞留农村转为外出务工。从社会学新型理论“社会互构论”的观察和研究视角,对社会转型期国家与家庭这两大行动主体的互构共变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秩序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60.
政府信任与公民信任良性互动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与公民之间信任互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政府与公民之间互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受到政府与公民信任现状的推动。政府与公民的信任互动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建立良好的政府与公民的信任互动,应以政府为主导,公民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相结合,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润滑,减少社会摩擦和内耗,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促进现代和谐社会和民主法制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