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44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余玮 《红岩春秋》2009,(5):12-21
一群人,一段岁月,一个传奇。他们是新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特殊而伟大的群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简称“南工团”)。尽管南工团存留的历史并不长,但是却在她那红色传奇中颂唱着永恒的青春之歌。以青春写就的历史永不褪色! 60年前,这场开国之初的青年南征,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空前绝后的青年运动。这群年轻人渡过长江来到南方地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人民公仆,把青春热血和人生智慧浇灌在这片炽热的土地上,也将自己载入共和国金色的史册里。  相似文献   
72.
余玮 《传承》2009,(5):25-27
周洪宇很忙,但是再忙他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他说:"我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个身份看得极重,即使再忙,我总会抽出时间来努力履行好这份能为群众‘鼓’与‘呼’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73.
余玮 《北京观察》2001,(11):26-30
有人说,一座建筑物往往比它的建筑师更不朽。建筑之不朽在于经过岁月的涤荡而存留下来的或金碧辉煌、或典雅秀丽、或古朴敦厚。其实,在这种物质的不朽之中,有一种精神的不朽更深刻、更持久,这就是建筑师用自己的才智和心灵铭刻在建筑和历史身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74.
我国现有的关于职员竟业禁止的强制性法律规定零散而不成体系,适用范围也极其有限,因此不能有效地防止职员侵犯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权的行为。于是,许多用人单位同其职员签订了竟业禁止协议来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其在一定程度上又造成了商业秘密保护中职员负有的竟业禁止义务扩大化,损害了职员的正当权利。所以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我国商业秘密保护中职员的竟业禁止义务问题。 一、耿员负有的法定竟业禁止义务 (一)职员负有的法定竟业禁止义务的性质和适用范围 1、职员负有的法定竟业禁止义务是一种强制性规…  相似文献   
75.
余玮 《党史纵览》2008,(12):32-35
(接第十期)为了使社会各界了解皖南事变的真相。叶剑英于1941年1月19日领导军事组起草了《新四军皖南部队惨被围歼真相》,经周恩来核准后交新华日报社印成单张.通过各种渠道散发重庆和各地党政军民机关团体以及外国友人。  相似文献   
76.
余玮 《文明大观》2001,(10):50-52
1984年,一个枫叶染红的绚烂日子里,一个清纯可爱的小女孩呱呱坠地。她十个月大的时候,因为行为动作看起来不是很正常,就被妈妈、姥姥抱去测智力,结果智商比同龄小孩高得多。当别的一岁小孩还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嬉戏的时候,她已是一位闻名所在居民小区的小画手;当别的三岁小孩只会说简单的句子的时候,她已经会吟诗作文了。这位诗画神童就足如今的花季作家、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文科试验班学生金今。谁能想到,这位小女孩迄今已作画5000余幅、写诗2000多首,出版了四部诗集与一部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77.
光阴流逝,白驹过隙,匆匆间,我所敬重的朱德离开我们已经30个年头了。在我的一生中非常幸运的是能在朱老总身边工作了6年多,从而能够亲眼目睹他老人家的伟人风采,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我的教导,至今他的音容笑貌如同昨日,他的亲切教诲犹在耳旁。他德高望重,平易近人,既是领导人,又是普通一兵,对同志关怀体贴,是可敬可爱的长者。当年所见证的一切在我的记忆中难以泯灭,这种心情决非文字所能表达的……  相似文献   
78.
79.
田际钿  余玮 《各界》2014,(11):27-30
淞沪抗战后期,“八百壮士”享誉中外,昔日英雄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及不为人知的流浪颠沛生活,更激起了我们对抗日将士的钦佩与爱戴。请听一位“八百壮士”幸存者田际钿那刻骨铭心的诉说……  相似文献   
80.
雷锋走了,走了半个多世纪。 雷锋没有走,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底。 是什么力量让他跨越时空,成为平民英雄,成为全民的红色偶像?带着好奇,我们踏访了雷锋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寻访当年与他直接接触的关键知情人,期许在那些地方找回他的踪影、从那些见证者口中找寻我们所要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