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9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我国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已15年了。总结过去15年的法治建设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法治必须生根于基层。法治不是写在纸上的空中楼阁,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博弈。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法治与地方的法制是相互联系的。观察法治,眼睛固然要向上,重视国家层面的各种措施;但更要向下,观察民间与基层利益博弈中形成的各种问题、纠纷解决机制与制度。地方、基层的法规与制度是整个社会依法办事的前提。国家的法律,必须通过每个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必须通过各种规则和制度在基层和地方的落实,才能够实现。所以,必须重视地方的法制建设及其经验。《法学》一直以探讨我国法律发展、法学发展的前沿性课题和具体经验为己任。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目前也正在推进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地方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该中心的参与和支持下,本编辑部以法治国家与地方法制的关系为主题组织了此次笔谈,希望这一活动能够进一步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侯欣一 《法学研究》2007,(4):116-130
根据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档案、当事人日记、文集、边区报纸、政府文件等原始材料,从政治和法律相结合的视角观察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制度,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民众对司法审判活动的全面而深度的参与。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的尝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其形成原因亦极为复杂,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3.
综合大学里的法科教育和专门的法政学堂,两者相互配合构建起中国近现代高等法学教育之两翼。中国传统社会重道德轻法律,并未产生严格意义上的正规法学教育,因而无论是大学中的法科教育还是法政学堂,都是从国外移植的产物。法政学堂的出现既是晚清移植日本法律制度的一部分(法政之概念源自日本,将法律与政治等学科捆绑在一起,创建专门的法政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一体制同样源自于日本),同时又与中国传统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钱大群先生毕生精研唐律,成果卓著,退休后仍笔耕不辍,推出了巨制《唐律疏义新注》。该书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甫经问世,学界即好评不断。本期特蒐集法史学界诸多名家对该书的评论,以利读者对《唐律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45.
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法制初探侯欣一本文所称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法制,是指从公元前476年至公元1840年期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制定的用以调整、规范对外贸易关系方面的法律制度的总称。众所周知,严格意义上的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平...  相似文献   
46.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司法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欣一 《法学研究》2004,26(5):129-143
1 943年前后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曾进行过一次以强调司法审判的规范化和人员的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司法改革。由于反对势力过于强大 ,整个社会缺乏法治精神与习惯 ,法律知识和法律人才积累不足以及时机选择等种种原因 ,改革以失败而告终。根据原始档案、日记等第一手资料对这次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过程及失败原因等进行的研究和分析 ,可以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中的司法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7.
目的提出基于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EMD)与维纳滤波相结合的图像去噪算法并验证其去噪效果。方法通过对含噪的图像进行BEMD尺度分解,提取前两阶含噪的尺度分量,使用维纳滤波进行一次去噪,然后再次进行BEMD分解和滤波去噪,从而达到去噪的目的。将本文提出的算法与经典算法进行比较,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结果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图像的噪声,而且能很好地保持图像信息。结论本文提出的图像去噪算法思路新颖,效果良好,在法庭科学图像处理领域有很好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关于中国近现代法律史史料使用中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斯年先生曾经说过,史学就是史料学。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却颇能发人深省。尽管法律史界的同仁们都愿意把法律史学科划归到法学门类,但其实大家内心里也都十分清楚,再怎么说法律史也摆脱不了和史学的干系。既然摆脱不了干系,那就得按照史学的规律,重视史料问题。从学术上讲,有着数千年传统和知识谱系的中国古代史无论在哪个方面都相对较为成熟,史料的鉴别和使用也早已形成了一定的规矩,因而搞中国古代法律史的除了那些压根儿就不懂什么叫学术的之外,只要不自作主张和别出心裁,老老实实地遵循一些基本规律,相信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或笑话。然…  相似文献   
49.
大中专学校学生的入党现状是学校党组织高度关注的问题.武汉地区部分大中专学生入党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该地区部分大中专学生入党动机的主流是积极的,但存在着对党组织认识不全面、学生党员模范作用不突出、网络文化的负面冲击等问题.要改变上述状况,可从提高学生对党组织的认识、加强学生党员的管理、营造向上的网络环境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0.
法庭科学人脸比对结果是一类重要的证据,针对人脸比对所用的特征,本文关注其中人脸个体特征(色素、痣等)在比对中的价值评估。通过对公开人脸图像数据集中的个体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相同和不同身份(ID)条件下人脸图像上个体特征出现概率、出现在特定位置的概率等,最终通过似然比来衡量个体特征匹配的价值。结果表明在开展实验的人脸数据分辨率条件下,单个人脸个体特征匹配相关的似然比值能够达到10的4次方数量级。人脸个体特征在比对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实验条件下,两个个体特征相关的似然比能够超过10亿量级,能够支撑同一认定的肯定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