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9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51.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新生人数逐年增加,新生普遍存在的适应方面的问题开始凸现,高校逐渐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活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四年来在新生入学适应性辅导活动中注意目标选择、活动模式、效果评价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试图为高校在设计入学教育初期的活动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新生入学适应性辅导模式,建构新生入学教学体系,协助大学新生在转变中完成身份过渡.  相似文献   
52.
大中专学校学生的入党现状是学校党组织高度关注的问题.武汉地区部分大中专学生入党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该地区部分大中专学生入党动机的主流是积极的,但存在着对党组织认识不全面、学生党员模范作用不突出、网络文化的负面冲击等问题.要改变上述状况,可从提高学生对党组织的认识、加强学生党员的管理、营造向上的网络环境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3.
重实体,轻程序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与整个社会对法律和诉讼的偏见有关;与官吏的法律素养欠缺有关;与官府和民众的关系以及对人的认知能力和人性的乐观判断有关;与中国人重直觉的思维方式有关;与熟人社会亲情意识和害怕因果报应思想有关;与中国古代的实体法内容有关。  相似文献   
54.
侯欣一 《法学》2006,(10):3-16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法官一直是一个令从业者极为尴尬的职业。严格的任职条件,职责中事关他人生命和财产定夺的权力,加之“官“的称谓,使其无论从那个角度讲都应该成为一个令人趋之若骛,并使他人艳羡的职业。然而,一百年来,除却极少的一些时间之外,在绝大多数年份里法官却一直是国人们发泄不满、纷纷指责的主要对象之一,与此同时那些正直的司法从业者们也极少感受到职业所带来的尊严、荣耀与快乐,相反内心却经常处于一种才华无处施展、欲罢不能的极度痛苦与煎熬之中。  相似文献   
55.
法院调解是民国时期法律规定的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有关这一制度制定的缘由及其实际运行状况,学界尚少有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以民国时期的西安地方法院诉讼档案为主,辅之于其他素材,对民国时期,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法院民事调解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曾被各方寄予厚望的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实际运行效果不佳,而不佳的原因既与制度本身有关,也有法院、推事和当事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56.
侯欣一 《当代法学》2023,(1):149-160
革命问题首要是政权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革命问题思考得多,对政权问题,特别是国家机构问题思考得相对不足。伴随着根据地政权的建立,既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包括苏俄的经验对乡村根据地政权的指导作用颇为有限。换言之,究竟应该设置什么样的国家机构才能满足军事动员、政治革命与社会治理的多重需要,同时符合乡村和战争环境,尚需探索。经过实践,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有关国家机构问题的基本认知,并凝练出民主、高效、灵活等国家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和一体化的运行逻辑,在此基础上对国家机构不断调整,其影响远及当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