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法律   2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票据行为无因性二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鼎生 《法学》2005,(12):56-65
我国《票据法》第10条、第21条的规定使票据无因性受到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我国票据法的司法解释规定,票据的无因性不能适用于与票据债务人具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当事人。票据无因性的局限性、相对性是我国票据制度的特色,对此评价应当客观。票据行为并不影响基础关系。影响票据基础关系的行为是票据清偿协议,这是票据行为无因性必然推论。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该协议应定性为新债清偿协议。  相似文献   
12.
各国票据法都有交付转让票据的制度,我国票据交易实践中交付转让票据的情形并不鲜见,但我国现行法律没有相关规定。该行为效力如何,审判实践中未形成一致认识,法学界也是见仁见智。我国票据制度实际上未赋予该行为效力。法院的判决不能趋附票据交易习惯,票据规则为技术规范,逻辑严密,丝丝入扣,牵一发而动全局。赋予票据交付转让效力必须修改相关条款,建立相关制度。否则,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13.
时下,不少航空运输企业为招揽乘客推销打折机票.企业在销售折扣机票时往往声明不得退票、转签和变更.航空运输企业如果与旅客自由协商否定折扣票退票权无可厚非,但是以提供格式条款的方式不允许旅客享有这一权利,对此发生的效力无疑让人质疑.……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草案 )》提交社会各界讨论后 ,引起法学界极大关注 ,华东政法学院为此专门组织有关专家、教授 ,以各种形式进行研讨。本文即为部分教授对《民物权法 (草案 )》修改意见的汇总。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运作:入世后期刊工作的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 ,中国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经营期刊的零售业务。自入世起三年后 ,外商可从事期刊批发。至于期刊是否属于专营 ,外商能否在华创办刊物 ,认识上仍有分歧。有观点认为 ,图书贸易是一般贸易的一种 ,不应当专营。虽然最终结论有待于对文本进一步解释 ,然而无论结论如何入世后期刊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一、业内外竞争 ,期刊市场的必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期刊是一种文化产品。期刊的成本由稿费、材料费、制版印刷方面的加工费、管理费、发行费等构成。其中稿费、印刷上版费、封面制版费、正文制版费、管理费是个恒量 ,不因期刊发行量的增减…  相似文献   
16.
审判实践中往往发生这种情形:某甲在一次学术探讨会中对一学术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用了大量的根据予以论证.该观点在本学术领域是一新的突破,有一定的价值.某乙便撰文将其内容发表在一刊物上,署名仅某乙一人.文章所反映的观点和赖以说明观点的理论根据均是某甲的研究成果,但文章的构思、结构安排、文字选择和编排等完全是某乙脑力劳动的成果.此种行为是否构成版权侵权行为,学说和判例众说不一.法院所作判决亦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要正确处理这类案件,首先须解决什么是版权客体(即版权法保护的对象)问题.  相似文献   
17.
裁决书应全面反映仲裁过程。仲裁的过程是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材料的过程 ,是判断证据的证明力的过程 ,是举证责任分配的过程 ,因而裁决书应当记载当事人提供的一切证据材料 ,并表明案件事实的认定依据和理由。为避免裁决书冗长 ,裁决书撰写时可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在叙述当事人提供证据材料时阐明证据认定的观点与理由 ,对那些用以证明无须证明的事实的证据材料 ,不应反映于裁决书中 ,围绕争议焦点撰写裁决书。  相似文献   
18.
对私拆他人信件获取经营信息的行为应如何处理?赖虔干点评学者:傅鼎生一、案情从1995年3月开始,A市某厂委托了五、六个居间人找销路,出售一批因打官司抵债回来的布匹。同年10月,居间人刘某通过邮局以信件形式向B市某布匹批发部承包人高某提供了A市某厂要出...  相似文献   
19.
<正> “公话私挂”,已成为目前见怪不怪的反常现象。随着近年程控电话的普及,利用公家电话挂国际、国内长途办私事的现象十分严重。更有甚者,一些人利用掌管公话之便将公话供他人挂长途之用,从中牟取利益,收受好处。电话作为现代通讯工具,其使用率的提高以及电话费用增加本属正常,但是,公话私挂却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利益。眼下,  相似文献   
20.
企业在追索债款时,往往因债务人怠于向第三人主张权利,而使其债务追索偿陷于被动局面。时下,债务人怠于主张权利的现象表现诸多方面,如,未向第三人催要宕在帐上的应收款;上级部门抽取其资金而不主张收回;听任第三人迟延交货等等。债务人这种怠于行使权利的行为便产生一系列连锁反映;自身资金的亏乏,无力清偿债务,致债权人损失。鉴于这一情况,债权人能否要求第三人疆行债务呢?对此,笔者略谈浅见,以作引玉之砖。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第三人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法律关系。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无任何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