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冯治 《唯实》2006,(1):36-38
创新与循环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机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要探索和创新建设循环经济的实践机制,建设节约型社会,逐步形成小、中、大“三重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  相似文献   
32.
崇庆余新著《同舟共进———王昆仑、屈武、朱学范评传》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该书实事求是 ,言行兼述 ,条分缕析 ,评价公允 ,既有理论高度 ,又生动形象 ,在近年来的评传中是写得比较好的一种。一、题材重大 ,意义明显《同舟共进》一书 ,从多个侧面反映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如 1948年初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刚成立之时 ,创建人之一的朱学范就提出了一个事关“民革”前途的重大问题 ,即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在致李济深的信中写道 :“在今天民主革命斗争中 ,站在领导的地位 ,只有由中共坚持领导…  相似文献   
33.
“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基本问题,国家明确了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一背景下,以往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理念有所不足,而在社会学视角下,培育农民的社会资本意义重大。目前中国农村社会资本存量不足,传统发展模式遭遇困境。切实有效提高农民社会资本,要从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等社会资本要素的角度去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34.
当前农村“村官”腐败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村官”腐败主要表现为以权谋私的经济腐败、失职渎职的政治腐败、生活腐化的道德腐败。“村官”腐败不仅直接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还引发出干群矛盾甚至群体事件,严重破坏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村官”腐败与中国转型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深刻变化密切相关,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问题。必须按照中央关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融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于一体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新机制: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村官”拒腐防变能力;二要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村官”廉洁从政行为:三要强化监督管理,保障“村官”权力正确运行;四要加大惩处力度,增加“村官”腐败违纪成本;五要深化改革创新,消除“村官”腐败的滋生土壤。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全面有效地遏制“村官”腐败。  相似文献   
3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三德”教育为主要内容。这就比较系统地构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体系框架。最近,我们就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对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作了专门采访,请他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问题谈  相似文献   
36.
农村基层党组织怎样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让人民满意幸福?一句话,靠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华西村为何能永葆先进,长盛不衰?其法宝就是村党委坚持了实事求是,抵制了“三个主义”。吴仁宝常说:“上面实事求是难,下面更难。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只要实事求是,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能大难变小难,小难变不难,促进经济快发展真发展。实事求是难在哪里?主要难在要抵制本本上和上面怎么讲,下面就怎么讲,怎么做,没讲的,就不敢讲,不敢做,主意一  相似文献   
37.
在全国各地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过程中,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均是结合实际,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成功经验。那么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是否有规律可循,是否有更具一般性意义的思路值得探索。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必然要落实到基层。在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过程中,融入协商民主的理念,将更有利于服务型党组织的群众路线贯彻。  相似文献   
38.
单庆  冯治 《党建》2006,(2):18-21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吴仁宝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是华西村的领头人,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始终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奔向共同富裕,是共产党基层干部的优秀典范。“要发展集体经济,改变落后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我人生奋斗的主旋律,是我一生最大的快乐!”———吴仁宝吴仁宝在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岗位上干了近50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期,为了摘掉华西村贫穷的帽子,吴仁宝与村民们一起,研究制定了华西村的15年发展规划。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吴仁宝带领群众,…  相似文献   
39.
冯治同志是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当代中国农村杰出人物和农民问题的优秀青年专家。他历四个寒暑,累万页资料,积盈尺书稿而成的《吴仁宝评传》,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受到中央和省委领导部门、理论界、新闻出版界的广泛赞誉。冯治同志抱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烈责任心,运用他独特的治学方法,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完成这部优秀著作。这种革命的责任感、事业心,这种科研的态度、精神和方法,是值得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学习的。为此,本刊发表他在《吴仁宝评传》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供读者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40.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文明观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作了充分的阐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在治党治国中提出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确立并坚持了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文明观;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文明观;高度重视制度创新的社会主义文明观;德法并举的社会主义文明观.公民道德建设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