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使人腐败堕落的一切原因中,权力是最永恒的。权力会导致腐败,在当今中国,失陷于职务犯罪的官员绝不在少数。一般而言,在诸多落马的腐败官员中,像邢福煌这样“潜伏”15年屡屡受贿的案例,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22.
中国的发展与外交政策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中国外交政策的和平本质。这种和平的本质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具体内容是:古代中国的强盛与“朝贡和睦”外交的被动性;近代中国的衰落与“以夷制夷”外交的被迫性;当代中国的变革与“和平共处”外交的参与性;未来中国的崛起与“有所作为”外交的共荣性。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行不同的外交政策有着不同的原因。但不管其原因和特点的差异性有多大,其和平的本质却始终不变。  相似文献   
23.
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中 ,既有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 ,又有贯穿毛泽东思想整个理论体系的灵魂和精髓。中共中央党校最近为党的高中级干部编写的教材《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 ,对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和精髓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现就教材编写过程中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一些说明。一、为什么会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和精髓问题?自从本世纪40年代初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后 ,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 ,没有人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和精髓的问题。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4.
西方工业文明已经显现出发展的困境,韩国新村运动没能避免西方工业文明的侵蚀.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应当吸取韩国新村运动的教训,避免走西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老路,并且超越西方工业文明,最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协调发展的道路.中国有着超越西方工业文明的文化底蕴、物质基础、历史经验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5.
科技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强劲,经济全球化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向前发展,世界多极化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前进,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在走向新的历史阶段……世纪之交的种种迹象表明,人类正在迎来一个大转折、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 无疑,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希望在新世纪抢占社会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这将使未来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残酷。 但我们也相信,人类在经历了太多曲折、磨难、甚至血腥之后,驾驭经济发展、协调政治纷争、以及完善精神世界的能力更强、智慧更高。 世界正迎来大转折时代。 所…  相似文献   
26.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所提出的一系列创造性结论,也使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出现新的飞跃,发展到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7.
谈谈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编写“三基本”教材之一的《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 ,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怎样根据教学需要构架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或逻辑体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弄清用什么方法来概括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有这样三种方法可供选择。第一 ,由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因而可以尝试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 ,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领域阐述毛泽东思想发挥和发展了的一系列科学理论。比如在哲学方面 ,毛泽东思想从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中 ,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28.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在这个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尽管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但是,多极化成为国际格局的长期曲折发展的重大趋势没有改变,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不是国际冲突而是国际合作;国家之间的经济壁垒或政治壁垒尽管依然存在并有突出表现,但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却不可阻挡;世界各文明之间,以及各种思想和文化之间尽管仍有冲突,有时甚至还非常激烈,但是,各文明之间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利用,以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之间的取长补短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中国应当从…  相似文献   
29.
1944年8月,赫尔利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来华调处国共矛盾。1945年3月,赫尔利回国述职并做短期停留后再度来华。 赫尔利在第一次来华期间曾同中国共产党积极联络,表现出对中国共产党的浓厚兴趣。从1944年10月中下旬开始,到1945年2月下旬,赫尔利为促进国共两党合作,呕心呖血,多方奔走。他对中国共产党所表现的巨大热忱和他为促进国共合作所做的努力,曾受到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的热烈称赞。  相似文献   
30.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大国。它拥有的土地占世界第三位,人口占世界第一位。中国不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具有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上,中国雄踞于世界的东方,汉、唐盛世,是世界瞩目的辉煌时代,那时,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和强国。 但是,历史发展到近代,中国的大国地位却受到了产重挑战。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这个东方巨人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落后。泱泱大国,任人宰割;东方雄狮,惨遭蹂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