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43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刘明钢 《世纪风采》2008,(9):23-24,25,26
前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王芳,是一位传奇式人物:解放后,杭州是毛泽东最喜欢去的地方,当时王芳担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肩负保卫重任,成了毛泽东的“大警卫员”;他参与侦破“18号案”—揭露江青的匿名信案件,熟知江青不可告人的历史,并因此在“文革”中被捕入狱,武装看管审查长达7年之久;后来是毛泽东的亲笔批示,  相似文献   
132.
薄一波这位惟一健在的中共七大中央委员,经历了革命的风风雨雨,同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尽管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经受了许多磨难,但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始终没有动摇,因为这种信仰是在跟随毛泽东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刘明钢同志撰写的《薄一波与毛泽东》一文,对薄一波与毛泽东几十年的交往情况作了概要记述,尤其对二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立场、态度与言行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展示。  相似文献   
133.
1947年春,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的企图失败之后,便集中兵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出延安。3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为中央前委,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委负责中央日常工作;叶剑英、杨尚昆等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简称后委),进驻晋北地区,统筹中央的后方工作和参谋工作。  相似文献   
134.
刘明钢 《世纪风采》2008,(11):10-14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使罔民经济陷入困境。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闲难,196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对同民经济进行调整。但由于人们思想认识不统一,调整措施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整个经济状况仍很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来统一思想,克服困难。  相似文献   
135.
任弼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是湘赣苏区和湘鄂川黔苏区的主要领导人,也是红六军团和红二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任弼时高度重视电讯工作,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重视电讯队伍的建设,并具体指导电讯联络和侦察,为发展我军的电讯事业,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6.
抗美援朝时期,苏联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对此,师哲在回忆录《我的一生》中有所评论:  相似文献   
137.
众所周知,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但是,1949年10月1日这个日期是何时确定下来的?至今尚未见到完整具体的文字记载,因此,也就成了一个需要考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8.
季米特洛夫,原本是保加利亚人,早年当过印刷工人,后来成为保加利亚共产党乃至巴尔干共产党联盟的领导人。1933年1月,德国希特勒法西斯势力上台,制造所谓“国会纵火案”,季米特洛夫遭到逮捕并受审。这位身材高大,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深褐色眼睛的共产党人,通过无懈可击的答辩和极具鼓动力的讲演,迫使法庭宣布其无罪。在苏联政府的营救下,季米特洛夫于1934年2月得以出狱转往莫斯科。两个月之后,他成了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以后,他正式成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从那时起,他开始与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39.
伫立在村头,仿佛置身于悠长的时间隧道,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除了村民的服饰和交通工具外,这里的一切依然如故:隐藏着射击口的碾盘、地平堡、高房工事,曾经暗藏杀机,令小鬼子望而却步;村口那千年槐树,虽已枯死,却依然挺立;那口著名的大钟,孤悬树上,令人荡气回肠。这就是电影《地道战》的实地拍摄地——河北清苑县的冉庄。《地道战》在全国放映后,使这座不见经传的普普通通的小村庄名声鹊起,蜚声中外。其实,冉庄不过是华北地道战的一个代表、一个典型、一个缩影。在千里大平原,像冉庄那样的与敌人进行地道战的村落不知有多少;像冉庄那样的…  相似文献   
140.
在共和国元帅中,薄一波同刘伯承曾有过一段特殊的工作关系。抗日战争时期,薄一波领导的决死一纵队与一二九师三六八旅组建为太岳纵队,划归八路军一二九师建制,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后,他仍在刘伯承的领导下工作过一段时期。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刘伯承长薄一波15岁,在薄一波的心目中,刘伯承是师长,是战友,也是忘年交。1对于刘伯承,薄一波心仪久矣,知道他长期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精通韬略,足智多谋。他很早就听过这样一个说法:中国最会打仗的参谋长只有“两个半”。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