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42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薄一波是现在唯一健在的中共七届中央委员,功勋卓著、德高望重,深受党内外景仰.在革命战争的岁月,他就与周恩来有过交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里,他更是长期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工作,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32.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从安徽开始。万里领导的安徽农村的改革是神州大地涌动的改革春潮中的第一枝迎风斗雪的迎春花。 面对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的农民,万里的泪水夺距而出,他萦思苦想:农村为什么这样穷。 1977年6月,万里出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行前。当时党中央几位主要领导人同他淡话,对派他去扭转安徽的严峻局面寄予厚望。走马上任伊始,万里拖着一条随时可能卧床的伤腿(那是“文革”给他留下的纪念),开始了  相似文献   
33.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有许多理论创新: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解放生产力,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坚持生产力标准,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生产力为核心的“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党的工作得失、政策对错的标准,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的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34.
《天安门诗抄》是产生于1976年“四五”运动中的一部具有非凡影响的诗文集,其作者是人民群众,其编撰者则是取名为“童怀周”的战斗集体。 [地下烈火在潜行] 1976年,祸国殃民的“文化大革命”已经进行了10年。那是一个悲痛的年代,更是一个愤怒的年代。中国几乎成了一座大监狱,冤狱遍于国中。 这一年的1月8日,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35.
王力、关锋、戚本禹是"中央文革"的三员干将,江青手下名副其实的"车马炮","文化大革命"中不可一世的风云人物.他们实际上是江青、陈伯达、康生的代言人和代行人,许多江青不便说或不便做的事都由他们去说去做.而"王关戚"中的王力,更是个红得发紫的人物.在"七二○"事件中,他被"文化大革命"的大潮涌上了"英雄"的浪尖,然而,只隔40天,他又成了囚犯.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昔日座上客,今日阶下囚.  相似文献   
36.
刘明钢 《理论月刊》2003,2(7):62-63
毛泽东奠定了党的干部选用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邓小平为新时期干部选用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江泽民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并将其规范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科学用人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37.
在中央红军长征的战斗序列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说它特殊,一是其成员都是从部队选调上来的、有战斗经验的班排长以上的干部和政治工作人员;二是这支队伍既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所培训红军军政干部的学校。这支特殊的部队就是著名的红军干部团。红军干部团的组建1934年10月,在第  相似文献   
38.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西部一声巨响,火球光芒四射,随即向空中升腾翻滚,变成一片巨大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喜讯传来,多少人热泪盈眶,多少人欢呼跳跃.人们热烈庆祝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的伟大胜利!欢呼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能力制造的原子弹试验成功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诈政策破产了!企图使中国人民屈服于某种压力的指望落空了!当时人们激动的心情,至今令人难以忘怀.毛泽东说: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新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核威协、核恐吓.  相似文献   
39.
1940年底,杨尚昆从太行回到延安,一直到1947年撤退,在延安工作、生活了六七年。在“难忘的延安岁月”中,杨尚昆直接参与了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延安整风是很伟大的,不然全党的思想统一不了” 杨尚昆是1940年底回到延安的。那时,延安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七大,把各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都  相似文献   
40.
<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有两个关键。长征亲历者、时任红三军团政委的杨尚昆在回忆录中写道:"整个长征,我觉得有两个关键:一个是上面说的遵义会议,另一个是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正确地开展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的斗争。没有这场斗争的胜利,就没有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的大会师,以后我们党在西安事变时就起不了那么大的政治作用,在抗日战争开始后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