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最高法院在“海带配额”一案中将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构成解释为三要件并提出“经济人的伦理标准”,呈现出一般条款适用的客观化和商业道德的法律化,具体案件的审理中又积累了“主观故意”、“知名度”等因素对这一标准和义务的违反进行判断,促进了一般条款的具体化。由于单个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在诉权上的限制,我国涉及一般条款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主要集中在“不当利用他人劳动成果”的案例类型,进一步挖掘其他案件类型并予以类型化对一般条款的具体化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深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最密切联系说做为当代国际私法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成果,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追捧。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也直接将其纳入了规定中,但是很多人对它的认识却往往局限于字面之间,本文试从最密切联系概念出发,重新考查它的内涵,并且在比较外国圉际私法立法和考查国内适用的同时,希望能够对最密切联系说进行一番清洗和整理,以达到更好适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塑造科学合理的归责原则是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重要内容。在《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之前,我国未特别规定信息泄露侵权的归责原则,司法和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信息泄露事件具有较高的危险系数,对信息处理行为的归责须兼顾行为风险与产业政策。一般过错和严格责任具有局限性,不能适应信息泄露的行为特质。我国具有在特定类型案件中实行过错推定原则的传统,实行该原则也契合企业组织责任的特点,能够优化信息安全保护义务的内容,与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立法趋势相吻合。在现行法框架下,可通过若干措施,细化信息安全保护义务的内容,适应“不法性推定过失”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刘维 《法制与社会》2014,(7):288+298-288,298
本文梳理了武警部队抢险救灾行动的法律依据,分析了武警部队抢险救灾行动中启动方式规定不明确、具体任务规定不统一、缺乏高位阶的应急预案、信息保障不通畅等法律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心理特征浅析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人生特殊时期的大学新生,其心理必然呈现出某些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对他们的大学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故研究探讨大学新生的心理特征,对政工干部的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维 《知识产权》2012,(6):46-51
禁止仿冒原则源于英美普通法上的欺诈侵权之诉,在英美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商业标识中的财产利益和消费者不受混淆的公共利益是禁止仿冒原则的正当性基础。禁止仿冒原则的保护范围在司法上不断扩大,已涵盖商业外观保护,但应止于人格特征的盗用。禁止仿冒原则不要求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财产利益的商业标识和混淆可能性是仿冒行为成立两大要件。  相似文献   
17.
最高法院在"海带配额"一案中将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构成解释为三要件并提出"经济人的伦理标准",呈现出一般条款适用的客观化和商业道德的法律化,具体案件的审理中又积累了"主观故意"、"知名度"等因素对这一标准和义务的违反进行判断,促进了一般条款适用的具体化。由于单个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在诉权上的限制,我国涉及一般条款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主要集中在"不当利用他人劳动成果"的案例类型,进一步挖掘其他案件类型并予以类型化对一般条款适用的具体化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模式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维 《理论月刊》2010,(9):70-7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趋加剧,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居家养老模式越来越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它融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势,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本文试分析了居家养老模式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完善居家养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维 《北方法学》2015,9(2):28-35
商标使用行为的功能界定法具有抽象性,难以清晰界定;将商标使用行为限定于流通领域的观点值得商榷;商标使用行为具有行为指向性,独立于混淆可能性的判断,后者具有事实依赖性.技术服务行为为认定商标使用行为、划分商标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提供了启示.个案中对商标使用行为的审查,应当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审查该行为是否乃获取“经济优势”的行为,即是否属于商业行为;第二步审查行为人是否利用商标推广其商品或服务,即是否在商品或服务与商标之间建立了“经济关联”.  相似文献   
20.
致凯文书     
凯文兄:你好! 提笔不知从何说起。几个月前,是我三番五次动员你来开发区开了间小小的药店;几个月后,又是我亲自领人封了你的门,令你伤心地离开了这里。你失望、懊恼,当众骂我心狠手辣、“踩着朋友的肩膀往上爬”。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可是我还是希望你能静下心来,读完这封信,听听我的心里话。 你开的这间药品联营店,“两证一照”不齐,属于这次医药纠风的重点查处范围。集中行动那天,正好是我到纠风办工作的第三天。在这短短三天内,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医药购销中的种种“黑幕”让我触目惊心,不法药商坑害老百姓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