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选择2007-2012年间的相应数据构建基于财务指标的公司社会责任绩效因子,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社会责任绩效较高的公司有相对较低的信用风险,且公司社会责任绩效与其信用风险的相关程度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2.
刘鹏飞 《政府法制》2014,(23):24-24
宋太祖赵匡胤出身于军人世家,自小读书不多,在五代十国那个混乱的时期,投身军旅的赵匡胤觉得要干出一番事业建功立业出人头地,不读书,没学问是不行的,因此,一有机会就发奋读书,不像周世宗时期的一些武将,攻城略地之后就一门心思搜刮金银财宝,他呢,就喜欢搜罗书籍来读,经常手不释卷,“开卷有益”就出自他的口。  相似文献   
43.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新起点。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是指导中国长期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44.
刘鹏飞 《证据科学》2013,21(1):82-92
二元制事实认定结构为间接反证的适用提供了契机.在二元制事实认定结构中,证明与前提事实两立之事实以阻断认定结论性事实的过程,是适用间接反证的典型情况,而直接证明前提事实不成立的防御方法应属于直接反证.具备二元制事实认定结构的事实推定,因其经验法则的盖然性和推定结构并非全部都可以适用间接反证;间接反证同样可以应用于法官对高度盖然性经验法则进行司法认知的表见证明中.而在因果关系和过失的表见证明中,对经验法则的攻击同时也构成了对主要事实的抗辩,所以应区辨间接反证在此情况下之适用效果.  相似文献   
45.
刘鹏飞 《学理论》2010,(17):134-135
自由心证是裁判过程中的认定证据的重要方法。作为一项各国普遍接受的制度,随着我国司法改革,逐渐被引入我国司法实践领域。如何规定自由心证制度,是我国证据立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讨论心证的自由性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确定其自由判断的内容是什么,此文中认为,自由心证是全方位的自由,不仅仅包括对于证据能力的取舍,也包括对证明力的判断,二者统一于法官对于证明是否达到证明标准的判断中。同时,认为自由心证是相对自由,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自由心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6.
在我国,婚约作为千年传承的风俗制度,至今仍在民间广泛存在。当前婚约的立法缺失给实践中婚约纠纷的解决和司法裁判带来了极大困难。重新审视确立婚约制度的实践意义,借鉴域外婚姻制度的成功经验,是我国民事立法对婚约问题的应有之策。  相似文献   
47.
警察类高职院校不能盲目照搬国外或理工技术类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目前,有关我国警察类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研究甚少,从实际出发,研究适合我国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我国警察队伍建设和警察类院校建设发展的需要,必须提升警察类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在招生就业方面可考虑实行定向招录、择优录取,同时深化改革合作办学模式,着力实现与行业深度合作。唯有如此。警察类高职院校才能求得生存,并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8.
基因科技具有技术客观性与感知主观性双重特征,造就了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两种不同的基因社会观,形成了遏制论和调控论两种规制理念的分野。从主体性解放视角出发,西方对基因科技规制围绕着个人主义和共同体主义的路向区分为三种不同的主体性意识:在抽象个人主义路向上,形成了国家政治规制理念,即将国家视为抽象个人集合并成为规制的天然主体;在具象个人主义路向上,形成了生命政治规制理念,即将主体性扩展到社会与个人等微观层面;在共同体主义路向上,形成了信息政治规制理念,即从基因信息缔造的集体知识和身份识别入手,通过基因身份再配置缔造新的共同体秩序。随着基因科技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彰显,21世纪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生物时代。在新一轮基因科技变革中,人类需要探讨前瞻性、预防性的规制策略,确保理论研究优先于技术发展,为技术发展提供伦理保障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