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正《共产党宣言》作为人类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其影响范围几乎遍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深刻地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宣言》的思想魅力和时代价值。《共产党宣言》诞生170年来,虽然世界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是《共产党宣言》并没有过时,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22.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形成了一些富有创见的成果。从国内研究来看,可以划分为两个研究阶段,每一个研究阶段都有其研究的聚焦点,并在研究的内容和观点上不断有研究成果面世。但由于相关研究还不成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有待深入探讨的薄弱环节,如对国外相关研究深入挖掘不够、国内研究的系统性不够、深度学理分析不够等。今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上应突出研究重点、开拓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以提升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系统性和学理性。  相似文献   
24.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治国理政实践中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并切实落到实处,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深刻把握新的历史方位上我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丰富内涵和建设现状,通过坚持主导思想、明确主要责任、弘扬主流价值、占领主要阵地等战略举措,综合施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提供强大思想指引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5.
一、“一国两制”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构想“一国两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是找不到的。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构想。邓小平说:“这个具有国际意义的构想应该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我们的话来  相似文献   
26.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列宁提出了建立新型革命政党和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开启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实践发展历程的经验启示我们:必须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保持思想统一;必须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掌握真实本领;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7.
法治是促进、实现、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方略。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政局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从三个维度把握习近平同志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同志关于党史教育的重要论述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成为新时代全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根本遵循。从其形成条件看,该重要论述是在我们党深厚历史底蕴的历史基础、科学政党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鲜明问题导向的现实基础之上不断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其丰富内涵看,该重要论述从“讲政治”“举旗帜”“守初心”“谋发展”“鼓干劲”的角度阐释了新时代党史教育的强大功能;从其思想特点看,该重要论述在把握党史教育根本要求中贯穿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实践思维。  相似文献   
29.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是主体。做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组织管理工作,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有力保障和推动因素。必须加强党内民主,营造军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民主氛围;完善组织管理,保障军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组织实施;塑造组织文化,形成军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30.
在中国社会转型与军队转型的双重背景之下,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战场与市场等诸多因素的抵牾与互动,导致当代军人面临着军事文化认同的焦虑。如何在物质、精神、形态等都在剧烈变化的社会中构建军事文化认同,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