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3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经济大变局,中国怎么办? 中国社会已全面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房市低迷,股市震荡,出口遇阻,汇率上升……经济大变局,中国怎么办?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周其仁、刘世锦等首席国家智囊集体把脉中国经济,分析并预测"十三五"大趋势,  相似文献   
22.
23.
24.
发展高新技术要有紧迫感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美国人喜欢把它称为“新经济”,欧洲人则更多地称之为“知识经济”。其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我们早就提出来了,只不过在目前  相似文献   
2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其一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为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摒弃传统工业化模式,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刚刚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又提出,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  相似文献   
26.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和中央政治局决议传达后,广大干部和群众反应强烈,认为小平同志的讲话顺乎历史潮流、合乎人民的心愿,决心按照中央的决定,排除一切干扰和阻力,为振兴中华大干一场。但是也有少数同志有疑虑甚至抵触情绪,怀疑这些做法离开了社会主义方向。 对于我们理论工作者说来,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由于理论远远落于实践的发展,造成  相似文献   
27.
为了保证中国经济未来长期的持续稳定发展,应该从改善宏观调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府自身改革、走一条新型的发展之路、加强教育等五个方面着力。宏观经济走势从来都是一个很不容易说得准确的问题,而未来应该采取何种对策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除了需要分析短期的总供给、总需求的对比关系外,还需要研究短期问题背后的长期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中国经济现在处在一个新的增长时期,对2003年开始出现的增长过快苗头,宏观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总量调节措施:央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利率浮动幅度,财政部…  相似文献   
28.
1.我国目前宏观经济总体过热. 首先应当明确,"过热"是一种总量的概念,即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了可能的总供给,或者说,社会可支配的资源数量已经无法支撑过高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9.
民营经济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天特色。但是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逐步凸现,如何加快推进民营经济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新的更大的飞跃,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民营企业面临的紧迫问题。5月23日,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民营经济科学发展论坛上,吴敬琏、保育钧等著名专家学者给出了破题的答案:创新!创新!创新!  相似文献   
30.
吴敬琏 《政策》2004,(4):25-27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但是由于过分看重GDP的增长,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积累起来,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当前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导致过高地增长成本,这给中长期的发展带来了隐忧。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应当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短期调节来稳定宏观经济,尽量延长经济增长期;另一方面,应当通过经济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的改革来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矛盾,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