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 一、绪言 在当代纷纭复杂的美国社会中,每个人从出生至死亡,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并受到法律或法律制度某些方面的影响:结婚、离婚、死亡、书面遗嘱,买卖房产,同政府机构的争议,消费者问题,侵犯宪法权利,或侵犯“经过与日益庞大的政府,公司企业,慈善机构和各类组织的斗争  相似文献   
32.
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忠海 《法学研究》2004,26(2):131-132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而我国国际法的研究和我国的大国地位相去甚远。需要研究的问题太多了,如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主权原则、不干涉原则;条约法问题;外交、领事、国际组织的特权与豁免;国家责任;司法协助;人道主义法;海洋法;环境法方面的问题以及欧盟法律制度研究等,而我认为我国目前急待研究的问题是国际法在中国国内法的地位和在国内适用以及海洋法中的剩余权利及空间法。  相似文献   
33.
论国际法在WTO体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法中的WTO规则以及国际法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作用都是我们急待研究的问题。WTO规则是国际法一般规则的一部分。WTO争端解决机制是WTO体制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机制。WTO争端解决机制不仅仅是适用WTO规则 ,而且还会涉及适用国际法的其它一般规则 ,如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国际劳工法等。也就是说 ,WTO的内涵及外延已经超出了经济和贸易的范畴。中国加入WTO就意味着接受国际司法管辖。  相似文献   
34.
21世纪将是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的浪潮必将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中国进入WTO后,对国人尚且不敢轻易开放的电信业应该如何应付发达国家同行们的挑战呢?本文对中国入世后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环境进行了分析论述.首先对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作了历史回顾,其次对WTO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关注进行分析,着重对中国入世后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环境进行论述,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以加速我国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迎接入世后对电子商务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5.
在国际互联网中最普遍最多的法律问题主要有;管辖问题、广告和垃圾问题、侵权问题、隐私权问题、网上刑事犯罪问题、网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合同的签订和认证问题等。科学的进步促进了法学的发展,法学这方面必须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6.
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讲述了世贸组织的宗旨、原则、组织结构和基本职能 ,分析了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 ,回顾了我国争取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历程 ,提出并深入剖析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应着重研究解决的十个方面的法律问题 ,以期趋利避害 ,抓住机遇 ,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7.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是对我国主权的粗暴侵犯,是对12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是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的国际犯罪行为。外交使节和大使馆的不可侵犯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根本前提。使馆是派遣国主权的象征,具有主权属性。侵犯中国驻南大使馆,就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这一袭击我大使馆的行为,违反了《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违反了国家间有效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公认的一般国际法原则,构成国际不法行为。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向北约成员国之外的主权国家动武,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肆意践踏,是向世界和平的宣战。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轰炸行动已构成国际犯罪,任何政治和经济局势都不能成为理由。在侵略政策和行为上挂上“北约”的标签,并不能使这种行为具有神圣性。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对这一严重事件承担全部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