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法律   7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1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中国法的现代性十大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永坤 《法学》2006,(6):74-86
我国法的现代化与现代性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主要问题一是对何为现代性本身的研究不足,二是对当下法律的现代性问题研究不够。由于我国法律现代性问题面临时空上的双重否定在时间上对历史传统的否定,在空间上对本土法律的否定,这造成了中国法律现代性的实现面临十大困境老师打学生的尴尬、普适性原则与地方性知识何去何从、国家主权与法律全球化的消长、平等与身份的对峙、社会至上与保障权利的对抗、单位金字塔与公共交往理性的不谐、政治权威与法律权威的抗衡、法律工具性主张和规范性需求的紧张、刀把子定位和司法独立难协、法律统一与地方利益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的每一进步都是以社会主义观念的创新为先导的,而实现法律现代性的主要障碍恰恰是“目的论社会主义”观念。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十大困境,必须实现从“目的论社会主义”到“手段论社会主义”的观念创新。  相似文献   
22.
周永坤 《法学》2006,(8):43-45
前不久,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江必新院长主张逐步削减死刑,①遭网民猛烈攻击。因为内中提到“逐步削减贪利型犯罪的死刑”,“贪利型犯罪”中当然包括了贪污受贿罪犯。主张对贪污受贿者不用死刑,这触动了国人最敏感的神经,许多人简直将江代表视为贪墨罪犯的代表或同伙,未见一人为江代表辩护。这是很可悲的———因为网民是中国文化水准较高的一族,他们尚且如此,社会一般倾向可想而知。贪污受贿这类贪墨犯罪是权力的同胞兄弟,有权力就有之,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贪墨罪如此泛滥而看不到解决之道,却并不多见。贪墨罪的泛滥导致社会…  相似文献   
23.
部门法理学是法理学与部门法学间的交叉学科,不是哲学与法学间的交叉学科,部门法哲学更像法理学而不是法哲学。这两个名称的选择不存在对或者错,而是妥当与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法学家与法律现代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学家与法律现代化周永坤一、传统经济决定论的困惑"经济决定法律的内容和发展"是我国法学界的常识,但是常识一旦面对现实,跨入法律现代化研究领域却产生了许多困惑:经济状况相类似的国家为什么并没有同时实现法律现代化?为什么经济发达的某些国家的法律中存有浓厚...  相似文献   
25.
错案追究制与法治国家建设——一个法社会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错案追究制与法治国家建设——一个法社会学的思考●周永坤错案追究制经过80年代中叶的理论和社会心理准备①,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各地法院开始试行。截止1993年10月底,已有河南、河北、海南、甘肃、宁夏、天津、山东、湖南、江苏、江西等省、市、自治...  相似文献   
26.
我国的传统法文化是典型的公法文化。具有浓厚的国家崇拜色彩。在计划经济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国家崇拜观念被创造性地转换成以国家为核心的“新传统”法观念,本文称之为法律国家主义。世纪之交的中国正走向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法律国家主义作为计划经济和人治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法观念已经并必将进  相似文献   
27.
宏观调控法治化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宏观调控应遵循的法治原则 寻找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原则应当从法治的一般原则、宏观调控行为的特征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权力的定位来切入,自从亚里士多德提出法治的定义以来,尽管法治的定义难以计数,但其核心内容仍是亚氏早已高扬的: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是良法。法治是以法律为基础的,但其内容却是超法律的:法律的普遍性及其合理性。宏观调控作为政府行为具有非个案性、非单一性。宏观调控的形式可以是立法,也可以是作出决定(如提高利率)但是不得仅针对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围绕着教育问题的争议和诉讼不断。我国教育平等权的实施情况到底如何?平等是否允许差别待遇?在实现教育平等权过程中,公权力者应当如何介入?政府应当承担哪些应有的职责?推进教育平等权从何处着手?我国现实中这些重大而难以解决的问题都需要进行冷静地思考。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部分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以期厘清教育平等权的实质和关键,明确政府和公权者在保护教育平等权中的责任,以此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走向文明进步,促进建立和谐的教育秩序。  相似文献   
29.
大部分社会都对贪官污吏保持法律上的高压,以维持社会管理机构的权威和政权的正当性,以实现起码的社会公正.中国古代社会的明太祖朱元璋的治官之道,最为人津津乐道.这个出身乞丐、造反起家的皇帝深知民之疾苦与贪官污吏之间的因果关系,更知道"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因此,他把贪官污吏看作挖朱家王朝墙角的大敌,故而打出"明君治官不治民"的招牌,对贪官污吏下死手.……  相似文献   
30.
论强制性调解对法治和公平的冲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永坤 《法律科学》2007,25(3):11-24
调解是不发达社会主导的纠纷解决制度.在社会进化过程中,调解退化成一种基层社区自治的制度和司法程序中"依附于"判决的制度.在大型有组织社会,发达的调解与人治并存;判决的权威是法治社会的标志.东方发达的调解制度是人治社会的一部分,它不是先进文化,恰恰是东方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制度原因.解放后我国调解的走俏正是我国的人治社会使然.改革开放以后判决的短期走强是社会法治冲动的产物.强制性调解构成对法治基本价值的损害.既然我国已经选择了法治之路,我们就只有选择以判决为主导的纠纷解决制度,坚持调解的自治与自愿原则,并对调解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