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法律   7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1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中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没有社会的稳定 ,改革就难以顺利地进行 ,发展也难有成效。新世纪初 ,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情况下如何维护社会的持续稳定 ,是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也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学术界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问题有过不少的讨论 ,但进入新世纪后 ,这一问题是否会出现一些新内容 ,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是否具有新意义 ,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也许可以说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常论常新的问题 ,是个需要不断讨论、研究、探索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本刊组织刊登几位学者的文章 ,希望引起更多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52.
宪法学如何因应21世纪的挑战———中青年学者笔谈宪法学的现状与前景编者前言: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构想,是我国法学界今后数十年内要直接面对的最大、最根本性的课题,对于法学工作者来说,这一课题就代表着日益逼近的新世纪的挑...  相似文献   
53.
五四宪法的得失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坤 《唯实》2004,(5):54-56
195 4年9月2 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1 95 4年宪法(以下称五四宪法) ,这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一件大事。这一历史事件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它的成败得失给我们的启示实在太多了。从一般宪法原理的角度对她作一分析无疑将有益于中国宪法的完善。五四宪法是中国法律传统第二次转型的结果。1 90 2年在外敌威逼下西窜的清廷不得已颁布了变法的上谕,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第一次转型,这是一次真正脱胎换骨的转型。它在形式上改变了中国古代法律的诸法合一、以刑统帅的式样,转而…  相似文献   
54.
对“组织‘男男卖淫’案”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宁案”对介绍成年男男自愿性行为的处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法理问题。对这一行为的处罚是明显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的。在比较法的视野里,从20世纪50年代起,各国早已将这类行为除罪化;不仅如此,许多国家还以立法的形式认可同性的婚姻。从我国刑事立法史来看,从1980年代中叶开始,我国的刑法也早已将它作除罪化处理,新刑法取消流氓罪告诉我们,新刑法对这类行为没有处罚的意图。从立法学的角度来看,处罚男男自愿性行为也是不明智的。处罚成年人自愿男男性行为背后折射出来的观念值得法学界深思。  相似文献   
55.
社会优位理念与法治国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永坤 《法学研究》1997,(1):101-110
社会优位理念与法治国家周永坤一、中国走向法治只能始于转变法理念1996年春,为二十一世纪描绘宏伟蓝图的雄心勃勃的中国领导人终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战略目标。江泽民主席亲自参加依法治国的法学讲座,发表了《依法治国、保障...  相似文献   
56.
正义的成本与法治苏州大学法学院周永坤教授法律至上是法治社会的根本特征,法律的至上权威通过法院的审判活动方能确立,而司法程序的启动有待于起诉,所以,民众的诉讼热情是法治的心理基础之一。那么,时下国人的诉讼热情如何呢?请看事实。1995年我国共审结各类案...  相似文献   
57.
政治文明与中国宪法发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党在实践中取得的新是重大认识。文明的政治是规范的、伦理的和程序的政治。宪法是政治文明的逻辑前提 ,没有一部好的宪法 ,就不会有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将推动我国宪法进一步文明化。我国应健全违宪审查制度。在我国 ,违宪审查的主体应当是与立法者相分离的司法性质的机构 ,否则违宪审查制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58.
严格规范的进口与出口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志刚案不是个别的事件 ,它是一个违宪、违法的规范所带来的时代悲剧。《办法》、《意见》等不正当规范得以产生并长期存在的一个直接原因是我国缺少抑制不良规范产生的“规范进口制度”与清除不良规范的有效的“规范出口制度”。这些制度之所以难产导源于一个更大的制度缺陷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某些方面与法治不相容 ,要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身进行有利于法治的改革。而这一切有赖于加强党的民主化建设。  相似文献   
59.
违宪审查制度起源于普通法传统,由于它的实质在于非民主的法官对于民意机关所制定法律的审查。因此,它从一开始就受到民主观念的有力抵制。许多国家因而长期排斥这一制度。经过二个多世纪的较量,如今违宪审查制度已经成为民主制度的核心制度、甚至是标志性的制度。在民主发展过程及违宪审查制度普及过程中,人们对民主的核心观念进行了创新。人们以种种方式摒弃了将民主理解为"单一权力主体"的传统民主观,使民主与违宪审查制度相容。他们有的采用"合伙制"主体民主观,或者采用"实体价值"而非权力主体的民主观,或者采取程序民主、协商民主、规范民主、结构民主等等,这些民主观从不同的侧面论证了违宪审查制度的民主正当性。与此同时,种种为违宪审查制度正当性辩护的社会、法律理论也频频出现,它们都为违宪审查制度的普及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0.
我国司法权不但不比其他权力更腐败,相反,它是相对清廉的,因此,以司法腐败为理由否定司法独立的前提不存在。一般来说,清廉的官场有利于司法独立,但是,清廉并不是司法独立的必要前提。在清廉与司法独立的关系上,司法独立是因,清廉是果,没有司法独立,永远不可能有清廉的政治,也不可能有清廉的司法。越是腐败,越是要坚持司法独立。如果我们坚守宪法规定的法治原则,那么,我们的应对之策就不应当是否定司法独立,而是在坚持司法独立的原则下完善对司法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