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66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117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论邓小平辩证法思想朱亮,喻舒曼在邓小平心目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是实事求是与辩证法的统一。实事求是与辩证法是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内在地要求具备彻底的辩证法,而彻底的辩证法则必须立足于彻底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按...  相似文献   
222.
价值观是制度的内在灵魂,制度是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制度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具体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转化为制度安排的内在价值观、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及赏善罚恶的奖惩机制。价值观念变革、价值观念认同、价值观念践行是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的重要原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搞好制度的顶层设计、价值评价和重建道德秩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制度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沉淀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23.
萨本望  喻舒曼 《和平与发展》2012,(1):29-31,76,80,68
2011年美国高调“重返亚太”的实质是从过去集中关注全球反恐战争回归到全面经营亚太。其主要特点有:战略重点向亚太地区倾斜,加大对经济手段的倚重,加大军事上进攻色彩,加强对中国的防范。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具有深刻的背景和出于多重战略考虑,并且迄今已收到一些效果。但也应看到,美国“重返亚太”也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阻力和制约因素,这些因素既有亚太地区内和外部的,也有美国国内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24.
完美     
喻修平 《人民公安》2005,(10):56-57
山野漫漫,我们终于破获了那一起案子。在一条荡着尘烟的黄土道上走着,看着青山绿水的开阔和动势,心中一片明净。说起这件案子,我对同伴说:"还有两个证人的材料没取呢。要是把这两个证人的材料取了,这案子就完美了。"同伴说:"差不多了,我们搜集了这么多的材料,你看案卷都是这么大一摞,足以给案子定性,要捕人也  相似文献   
225.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一些社会矛盾以群体性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从“瓮安事件”到“石首事件”的一年间,各地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在国内外造成很大影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问题,2008年1月30日,国务院组织召开了“全国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和指导这一事关改革开放大局的工作。  相似文献   
226.
喻云林 《求知》2021,(4):12-1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十四五”时期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227.
<正>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2]12号,以下简称《解释》),自2022年4月9日起施行。《解释》的公布施行,对于依法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便于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适用,现就《解释》的制定背景、起草中的主要考虑和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28.
喻思南 《奋斗》2022,(6):68-6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科学家精神具有丰富内涵——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229.
冯华  喻思南 《奋斗》2022,(2):27-28
1964年10月16日,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揭开了中国进入外层空间的序幕。  相似文献   
2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