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77年7月15日《理论动态》创刊,它是在胡耀邦倡议、策划并(?)指导下办起来的。这个刊物虽小,却在思想解放运动中起了重大作用。它的创办,不仅是新时期理论刊物办刊方向和模式的一次突破,而且对打破林彪、“四人帮”的精神枷锁,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锢也是一次突破。所以它的创刊  相似文献   
22.
反对“两个凡是”是伟大历史转折的开端孟凡(时任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977—1982年,我先后任中央党校校刊编辑室副主任、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分管《理论动态》的工作,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情况比较熟悉,下面就我在理研室和《理论动态》工作中所接触到的一些...  相似文献   
23.
如何办好《理论动态》,办刊方向是什么?耀邦同志在办刊前就几次谈到他的设想,但如何把这些设想融会贯通,落到实处,对我们来说,则有一个不断探索和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4.
具圣姬 《世纪桥》2009,(12):51-54
真正具有领导能力的人,是能置身于血汗交加的现场中并能生存下来的人。我认为领导人要能够不断地努力、不怕犯错误、历经失败……并且能以极大的热情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做出有意义的事情。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现代女性革命家何香凝作为国民党左派有名的代表人物,在失去既是革命同志又是人生伴侣的廖仲恺和受人尊敬的革命领导孙文的时候,却没有表现出气馁,而是以更加坚强的意志为中国革命和中国女性的解放运动不断奋斗。  相似文献   
25.
作为辽宁省政协大家庭的一个特殊群体,港澳侨委员和特邀人士自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为辽宁与港澳台及海外的经贸文化交流积极出力献策,25年来,他们见证了辽宁改革开放的历史,在辽宁这片热土洒下创业的种子,收获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26.
“如果有时间,我真想坐下来,写一本关于日本的书,书名都想好了,叫《樱花树下的回忆》。”26岁去日本,今年46岁的李宝瑞,经过20年的奋斗,已经成了大富商。回忆20年的奋斗史,他很感慨,说:“我26岁以后的大好时光,都扔在了日本,对日本东京,我比沈阳还熟!” 1956年,李宝瑞出生于沈阳近郊姚千户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中很贫穷,不过他天生有一副好嗓子,14岁时,他到沈阳一个样板戏班学习并登台演出。4年后,他下乡,回城后到沈阳电业局上班,后又到辽宁电力设计院搞预算。那个时代的人,经历的多,对社会有比较冷峻的认识,李宝瑞对自己前途思考的最后结果是,他想出国。巧得很,日本一个电力团组来沈阳考察,考察团的一位老者在沈阳期间生了一场病,李宝瑞给了他很多关照。考察团回日本后,  相似文献   
27.
具圣姬 《世纪桥》2009,(24):55-57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法治,从思想史上来看,他是继孔、孟的“德治”与荀子的“礼治”思想之后提出的法治思想。他认为儒家的“德治”或“礼治”政治思想不能治理当时战国时期社会的混乱现象,而他自己确信只有强力的法治统治才是有效的。事实上,后来他的法治思想被泰国接受并成为治国的理论,帮助秦始皇平定了天下大乱而完成了统一。因此,韩非子的统治论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中国,也影响了秦以后的中国的政治思想,并且他理论的失败从当今也能看到许多启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在诸子百家的思想当中,可以算作是最富有实用性的统治论。  相似文献   
28.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法治,从思想史上来看,他是继孔、孟的"德治"与荀子的"礼治"思想之后提出的法治思想.他认为儒家的"德治"或"礼治"政治思想不能治理当时战国时期社会的混乱现象,而他自己确信只有强力的法治统治才是有效的.事实上,后来他的法治思想被秦国接受并成为治国的理论,帮助秦始皇平定了天下大乱而完成了统一.因此,韩非子的统治论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中国,也影响了秦以后的中国的政治思想,并且他理论的失败从当今也能看到许多启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在诸子百家的思想当中,可以算作是最富有实用性的统治论.  相似文献   
29.
党的十三大的胜利召开,是国内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改革、开放是十三大的主题,也应当是我们业务工作的主题,我们党校系统的文献情报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十三大的精神,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进一步改革、开放、搞活。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而深刻的变革时代,如何适应党的十三大加快改革、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开发文献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四化建设和党校教育建设的需  相似文献   
30.
1977年11月24日,可以说是我国理论战线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哲学研究》编辑部邀请北京的部分哲学专业工作者,就如何办好《哲学研究》杂志的问题举行了座谈。参加座谈的有:中央党校的吴江、韩树英,军事科学院的范硕,解放军报社的邵华泽,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秀林、郑杭生等十位同志。大家对《哲学研究》的复刊表示高兴和支持,对如何从哲学上深入揭批“四人帮”的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座谈中,邵华泽同志的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