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编辑主体对编辑文本的审读,是编辑主体的认知系统与编辑文本的语义系统的互动整合过程,是编辑主体的内在情感的外在显现过程。编辑主体认知系统中的认知图式、认知能力、认知定势,以及蕴含编辑情感的审读动机、审读心境、审读人格,直接影响和决定审读的质量、水平及效率。认知系统的优化和高尚情感的培育,对编辑审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编辑活动过程是编辑文本进入编辑主体图式而被解读、整合、修正的过程。编辑主体图式是编辑主体内含的由一定要素构成的精神观念框架。优化编辑主体图式,对编辑活动的成功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宋周尧 《学习论坛》2007,23(6):11-14
马克思对环境伦理规范作了深刻的阐述。他所提炼出的环境伦理规范包括:善待自然、依从物道、保护资源、循环生产、节制消费、联合利用。毫无疑问,这些环境伦理规范的确立和倡导,对今天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25.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环境伦理学构建的基石。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主题之一。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整体方法、历史方法、社会方法,为当代环境伦理学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分析范式及方法视角。  相似文献   
26.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劳动的生态内涵,即劳动的生态本质、生态尺度及生态功用。从这个层面看,马克思的劳动观是生态劳动观。认真解读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宋周尧 《岭南学刊》2006,3(3):18-22
生态文化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取向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内含:人与自然实现本质统一的价值观、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统合的生态实践观、利用自然与复活自然一体的生态制度观、享用自然资源与节约自然资源互动的生态消费观。  相似文献   
2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环境伦理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环境伦理思想: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相统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人的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相统一,是人生存发展的现实法则;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相统一,是人利用自然界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29.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颁布,对推进党的干部工作,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30.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取向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内含人与自然实现本质统一的价值观、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统合的生态实践观、利用自然与复活自然一体的生态制度观、享用自然资源与节约自然资源互动的生态消费观。认真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