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8 毫秒
61.
宋惠昌 《新视野》2000,19(5):42-44
“政治”,这是政治学的最基本的范畴,也是最古老的范畴。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有了政治,那就是残酷的阶级斗争。但是,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政治斗争的内容明显地在不断发生变化,人类社会的政治舞台日益扩大。当然,不同的阶级对政治都有自己的解释,因此,政治这个范畴的内涵也就显示出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历史发展中,对政治的本质进行了科学地界定。马克思主义对政治范畴的科学界定,使人类的政治视野更加扩大了。但是,由于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理论研究中,对政治这个范畴…  相似文献   
62.
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邓小平一生中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历史事件,在后期独立解决了许多特殊而又具有风险的政治事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政治经验。这就使他的理论必然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精神。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实质上是唯物辩证法这一智慧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63.
论邓小平的政治思维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邓小平同时也是思想的巨人。他眼界开阔,思路宽广,思想没有束缚;他的思维敏捷,富于想象力,充满创造力;他能够巧妙地处理各种棘手的矛盾,妥善地解决各种难题;他具有出人预料的胆略,同时又有惊人的细致体察;他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同时,考虑问题又非常实际。在政治上,邓小平是个高明的艺术家,他的高超的政治思维艺术,便是一个生动而深刻的说明。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在一次省市委书记会议上说:“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我们看到,在邓…  相似文献   
64.
林建宁同志所著<心灵之光——孝诚爱"三德工程"的实践与思考>一书,作为山东莱州人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个总结,是很值得我们认真一读的.书中介绍的莱州市人民弘扬传统美德、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经验,作者对此所进行的理论思考,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很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5.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及其基本范畴"人民内部矛盾"在当时产生深刻的影响,是有其历史合理性的,也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但是这个理论及其基本范畴是当时社会关系的反映,因此有其时代特点和历史局限,不能在对现实社会矛盾的研究中生搬硬套这个理论及其基本范畴,而是要运用新的思维和新的范畴来研究新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66.
在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中,特别是前苏联解体所造成的政治冲击中,关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论与实践,曾在许多人的思想中引起了不少混乱。在我国,一个时期也有些人对此产生过困惑。因此,我们研究一下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这个重大原则的深化和发展,是很有必要的。这里,主要探讨我们党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民主集中制的实践意义即功能等的基本思想,来研究我们  相似文献   
67.
意识形态:政治无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一般的社会意识形式不同,意识形态概念在形成的过程中,就表现出了内在矛盾,即任何意识形态中,都包含有由于意识形态创造者的主观因素所决定的“虚假观念”,所以,在人们的运用中,把意识形态作为贬义概念与作为中性概念,始终同时存在着。意识形态中的这个矛盾,反映了其内部的有意识因素与无意识因素的并存,是意识形态与一般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意识形态中的无意识因素,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所以,意识形态中的无意识,实质上是一种政治无意识,这就使意识形态具有了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宋惠昌 《理论导刊》2000,(10):25-26
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高新科技的发展,像猛烈的浪潮一样,不断地在更深的层次上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已经看到,那些高新科技成果在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有时会使人们在道德观念上发生重大的变化,以至于产生了一些道德上的困惑;科技工作者在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中,由于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矛盾,常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有时甚至还因此而使科学研究工作陷入道德困境。因此,科学地解决科技发展中的这些道德难题,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观念,这是使…  相似文献   
69.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宋惠昌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一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也具有客观规律。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的变革,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正是这些变革本身,又使精神文明的发展,出现了曲折、复杂的特点。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70.
中央党校青年学者王伟光、李忠杰,王建武,许志宇的新著《社会生活方式论》,已由江 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初读一遍,受益不浅,书中散发着青年学者特有的清新理论气息,值得向读者推荐。 这本书的一个可贵之处,是在生活方式的研究中,自觉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试图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生活方式理论。应当指出,这一努力是成功的。读后,使人对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