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政府信用: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信用的理论基点是社会契约说,政府信用实质上表达的是一种社会契约关系,政府在持有公共权力的同时应承担履行其承诺的义务。在政府机体内部,存在着可利用的资源,它们对构建政府信用的进程造成了威胁,使得政府本身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股销蚀政府信用的力量。构建政府信用的途径主要是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专家咨询系统以及提高公务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32.
与江苏昆山、江阴等地相比,上海郊区发展的"灯下黑"现象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调研和思考,我们发现,与江苏昆山、江阴等地相比,上海郊区发展的差距并非是局部性的,而是整体性的系统不足;对于与江苏昆山、江阴等地相比的上海郊区发展中的落差,应该站在上海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统筹谋划、全面认识,立足于市级和区级两个层面,关键在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助推上海郊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3.
容志 《人民论坛》2023,(3):60-63
快速迭代的数字智能技术正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充满张力和不确定性的时代,传统社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不断提速。数智社会的良性发展既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优势,也要警惕技术赋能可能存在的各种异化风险。要辩证理性地看待数字技术及其运用,处理好治理目的和治理手段、数字权力和公民权利、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技术赋能和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发挥数智技术正面效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和消除其潜在风险以及负面效应,通过数智善治创造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34.
抵御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课题,重大自然灾害防治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斗争并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呈现历经风雨却始终充满活力的面貌。基于历史性、整体性视角,从组织理论的维度构建“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理念”“敢于斗争的风险自觉”“高效权威组织领导”“灵敏应变的能力建设”等四个维度系统分析党成功防范各个时期重大灾害风险实践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展望防范应对重大灾害风险的前景,推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35.
容志  李婕 《探索与争鸣》2023,(4):94-102+178-179
界面及界面理论为数字时代跨部门协同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现有文献集中强调信息共享促进跨部门协同的作用,但对于技术赋能的深度机理及其限度还缺乏系统讨论。数字治理界面具有数字整合权、边界裁判权、流程再造权、监督考核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门边界模糊化、协调机构非常态化、信息共享阻滞化和监督考核迟滞化等传统城市治理困境。同时,受数字力、行政力和领导力三因素的影响,界面也存在“失灵”现象。事实上,界面兼具工艺性和生态性特征,不仅是人工设计的产物,也是组织间互动、组织与环境互动的产物,其本质上是这种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边界和“接面”。数字界面功能的提升离不开顶层制度设计和部门共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