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尹立  王薇 《长江论坛》2006,(2):85-89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有关主权国家为实现区域内外的经济合作、联合或融合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中投资规则的出现是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对国际上各主要区域经济组织中的投资规范的分析研究,审视区域投资安排在吸引外资,促进各区域内投资自由化方面发挥的积极的作用,以及区域投资规范对多边投资法制的积极影响,以期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建构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投资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中国而言,在区域合作方面,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投资规则的建立,不断积累谈判经验,是明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浅析WTO争议解决机制中的非违反(协议)之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立 《政法论丛》2003,(3):32-36
20 0 1年 1 2月 1 5日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随著中国的入世 ,中国将越来越更大程度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中去 ,中国与世界各国 ,特别是WTO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会更加日益频繁。这一方面意味着入世会给中国带来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机会 ,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国将有可能会与一些WTO成员国之间产生不同程度的经济贸易摩擦和纠纷。因此 ,如何利用WTO争议解决机制及其规则 ,力求公平有效地解决与WTO各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和多边的贸易摩擦和纠纷 ,切实维护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贸易地位及其合法权益 ,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研究课…  相似文献   
13.
叔向者,乃春秋时期晋国封建士大夫也.公仆者,乃当今受人民群众委托而执行公共权力并为人民服务的党政干部也.从表面上看来,叔向与人民“公仆”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只要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仔细观察,或许会找到他们之间的某种联系,或许能从中得到某种启示.据《国语·叔向贺贫》记载:春秋时期晋卿韩起,认为自己有卿的虚名而无其实,跟富有的卿大夫相比,感到寒伦,因而发愁.晋大夫叔向知道了,却向他道贺,并告诚曰:“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在此,叔向认为关键问题不在于贫富,而在于有没有德行之建树.如果没有德行,骄奢淫逸,奢侈浪费,最终将导致隙昭子那样“其身必尸于朝,其宗灭于绛”的悲剧发生.《叔向贺贫》一文以栾武子  相似文献   
14.
尹立 《长江论坛》2005,(2):42-43
产品是否存在倾销问题,主要取决于出口价格是否低于其正常价值.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在以往GATT框架下,各国一直存在不同主张.WTO成立之后,对此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其基本原则是:一般情况下,低于成本的销售行为并不能一概被视为非正常贸易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低于成本销售的价格可以作为产品的正常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尹立 《法学家》2003,29(6):137-144
国际上对反倾销领域中的反规避问题认识不一.WTO成立后,欧盟反规避立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不断强化的趋势.不但将反规避立法的适用扩大到第三国组装,同时其规定的组装零部件在总值中的比例要求明显低于邓克尔草案的要求.对反倾销税规避行为的认定是欧盟采取反规避措施的依据.欧盟的反规避立法及做法将对我国对外贸易投资的开展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学会反利用欧盟对规避行为的认定规则,有利于巩固和开拓我国贸易和投资的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6.
尹立 《政法论丛》2005,(2):44-47
WTO反倾销协议首次在其调查程序规则中正式吸收并确立了“可获最佳信息原则”。在反倾销调查程序中,进口国调查当局一旦采用”可获最佳信息原则”进行裁定,对反倾销被诉企业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可获最佳信息原则”设立的目的、适用条件、以及适用后对被诉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深入说明和分析,使我国出口企业认识到,企业只有积极应诉配合调查,才能排除“可获最佳信息原则”的适用,才有可能争取客观、公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尹立 《学习论坛》2009,25(3):72-76
欧盟与巴西之间有关进口可塑性铸铁管装置反倾销争议这一典型案例,主要涉及欧盟针对自巴西进口的可塑性铸铁管及管道装置实施反倾销措施是否违反了WTO反倾销协议的相关规定,从而是否应被纠正或予以撤销的问题.从案情来看,当事人双方之间的争议事实上是由于双方对GATT1994第6条和WTO反倾销协议相关条款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所引起的,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一是在确定倾销幅度过程中反倾销调查当局是否可以采用"将负倾销幅度视为零"的计算方法;二是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关于调查当局对损害是否可以进行累计评估的问题.通过该案,分析专家组对国际反倾销领域中的一些代表性问题所作的具体解释和裁定,从中发现规律,寻求对策,有助于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对国际反倾销规律的正确认识,进而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合理有效运用WTO反倾销规则来应对外国反倾销指控的实际能力,在对外贸易中对我国经济和产业的生存发展实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8.
尹立 《发展论坛》2003,(5):52-54
非违反(协议)之诉是WTO争议解决机制中极富特色并日益引人关注的规则之一。认真研究和把握WTO争议解决机制中非违反(协议)之诉的含义及其成立和适用的条件,不仅有助于我国较好地运用这一规则全面维护作为WTO成员方应享受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我国应对别国针对我国提出的非违反(协议)之诉具有指导意义。一、非违反(协议)之诉及其设立的目的有关非违反(协议)之诉主要规定在WTO关贸总协定1994(GATT1994)的第23条和WTO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SDU)的第26条中。根据GATT1994第23条1款(b)项和2款的规定,如果一成员方认为其在GATT…  相似文献   
19.
尹立 《政法论丛》2001,(4):40-42
1994年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结束 ,其中一项重要的成果 ,就是在WTO(世贸组织 )成员国之间达成并通过了一项新的反倾销协议。这个新的反倾销协议是成立WTO协议的一部分 ,并于 1995年 1月正式生效。由于WTO反倾销协议对所有的WTO成员国都具有约束力 ,这就使得WTO反倾销协议的影响大大超过了以往GATT(关贸总协定 )谈判而形成的相关规则 ,成为当前指导和统一WTO各成员国反倾销立法与实践的基本规则。我国入世在即 ,入世后 ,也必须承担和履行WTO成员国所必须承担和履行的成员国义务。在反倾销方面 ,我国有义务使我国的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