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96篇
法律   195篇
中国共产党   292篇
中国政治   263篇
政治理论   80篇
综合类   1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在我国少年刑事司法依附于成人司法体系,少年刑事案件沿用成人审判方式进行审理。由于并未真正注意到未成年被告人的现实需求,未成年人参与审判的"有限性"成为实践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以未成年被告人的受审能力为切入点,明晰"有效参与"审判的含义并确立相应的程序标准,进而比照这一标准对我国未成年被告人参与审判实践进行经验考察,探索从"有限参与"到"有效参与"的路径选择,是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走向综合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多予”到“放活”:中国城市社区发展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3.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之劳动关系协调主要由四种机制构成.我国现行劳动关系机制表现为“强资本弱劳工十强政府弱社会”的失衡结构.就集体劳动关系的构建模式而言,上下结合的自协自洽型聚合了自上而下型及自下而上型的优势.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建构自协自洽型集体劳动关系,需增强工会的群众性、独立性以及培育主体的法治文化等.  相似文献   
44.
陈毅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和诗人,在诸多方面都有重大建树。他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和中央外办主任,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忠实并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毛主席、党中央的外交路线,以元帅外交家的谋略器识和特有的气质风格,叱咤国际风云,筚路蓝缕开拓,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45.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是在深刻认识与把握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治国理政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世情国情党情并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而阐发的战略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生态文明的高度自觉,开创了生态文明思想认识与实践的新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最新理论成果,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全球命运共同体论、国家治理体系论、人民福祉论、制度保障论、系统建设论和"两山"协调论。  相似文献   
46.
全面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大力推进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它具有长期执政合法性的根据。若它不能永葆其先进性,就会为人民所抛弃,当然也就失去了长期执政的资格,更谈不上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以,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实现中国梦之魂。  相似文献   
47.
社区认同是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重视的问题,这涉及到农民对社区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对社区的舆论监督、道德教育、社会风气都有重要作用。当前,因生产方式的变化、国家农村基层治理的转型、农村记忆和农村文化的衰落使得农村社区认同出现危机。因此,必须通过改善民生、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畅通社会管理渠道,激发社区农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农民的公共责任、义务意识,重视文化纽带作用、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等途径重构农村社区认同。  相似文献   
48.
我国的大调解是一种"稳-维稳"的模式:以"稳定"为目标,以"维稳"为手段的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它是首先在基层实践中出现,然后由中央向全国进行推广的一种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大调解以多种力量参与、灵活多样的方式满足了解决社会转型期矛盾深刻而复杂的要求,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大调解只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维稳模式,中国最根本的维稳出路还在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9.
在行政伦理建设过程中,唯有价值取向明确后,才有可能进行行政伦理体系的规范化建设。纵观行政伦理构建过程的轨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丰富性是当代中国行政伦理建设的基础,制度的创新与价值的重构是中国行政伦理建设的主导思路,公平正义是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50.
文化与国际信任——基于东亚信任形成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关系学界关于国际信任的研究已初具规模,理性选择理论和社会心理学两大路径提供了信任生成和变化的不同解释,但尚未有较为成熟的国际信任的文化理论解释.文化与国际信任的研究包括两个层面的议题,即作为影响因素和背景的文化如何影响信任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作为文化变量和理论的信任的特性是什么.借鉴中国社会心理学关于文化信任的研究,本文提供0种国际信任的文化模式,探讨同质性、关系基础和关系交往三种影响变量如何产生身份性信任和交往性信任.冷战后中日和中国—东盟国际信任的生成过程表明,国际信任的形成并非是一种纯粹的理性选择过程.其中,由于关系基础未得以改善,中日始终受困于先赋性不信任,而中国—东盟之间的国际信任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倾向于特殊信任而非普遍信任.文化与国际信任研究揭示的是国际信任的社会逻辑,对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和中国对外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