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4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3年1月13日,本刊召开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创刊15周年座谈会.与会代表畅所欲言,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献计献策,既充分肯定了本刊取得的巨大成绩,又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这些发言,对本刊编辑部是一个巨大鼓舞,也为我们把学报办得更好指明了方向.经本刊编辑部编辑整理,现将部分代表的发言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2.
民主生活会上,一位同志针对领导的错误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会后这位领导不是认真反省思过,而是恼羞成怒:“这小子当着上级领导和这么多人的面揭我的短,丢我的‘面子’,以后也别怪我对他不讲情面”。类似这种要“面子”不要真理,要“面子”不要原则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何谓“面子”?“面子”即脸面、情面也、不愿丢“面子”,这本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可问题是应该怎样理解和看待“面子”。有了过错,是勇于认错,改过自新,还是文过饰非,死不认错?这不仅是怎样对待“面子”的问题,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高低和党性原则强…  相似文献   
23.
警察纪律法治化是警察法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的颁布是警察纪律建设的里程碑,具有重要的法治意义,主要体现在完善了警察法律体系,标志着具有公安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初步建立,必将有力地推进警察法治文明建设。与以往的公安机关的惩戒性规范相比,《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具有创新性、严厉性、全面性以及可操作性等特点。当前警察纪律建设要特别注重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在法治视阈下探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的适用问题;二是以法治方式推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的实施。  相似文献   
24.
经常下乡发现一个问题:在一些农村的山头上,圈地造墓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有的亭台围栏、砖墙环绕,一墓占地十几平方甚至几十平方,有的尚未作古就已在风水宝地占好了地方。这种禁而不止的做法不但多占了土地,破坏了植被,而且浪费了社会资财,助长了奢侈之风,毒化了社会风气,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国农村实行土葬改火葬已有30年的历史,当初党和政府在推行这一改革上是花了很大的气力的,其目的就在于节约土地、减少浪费,树立文明的殡葬新风。但是圈地造墓使这一改革失去了原本的意义,甚至造成了更大的浪费,带来了更坏的后…  相似文献   
25.
据报道,国内彩电行业“坐二望一”的康佳集团花重金请“洋脑”——美国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进行战略管理咨询,双方成立联合工作室,工作3个月,就康佳的组织架构、销售体系、激励机制等制定了战略方案。 这种巨资买“头脑”的新举既表明一些企业决策行为的进步和成熟,也揭示了一个新的市场——“头脑市场”正初见端倪。重视并善于开拓“头脑市场”,是现代企业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事实上,“头脑下场”具有极大的甚至起死回生的魅力。小天鹅就尝到了甜头。前几年企业多元化风头强劲时,小天鹅也想“东方不亮西方亮”,准备投资一个亿上…  相似文献   
26.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鉴于各地往年植树活动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呼吁今年的植树活动要“五戒”。 一戒植树节当节过。以往,有些地方或单位单纯为植树节而植树,植树造林一阵风,节日一过就消停。植树节这一天,常常是男女老少齐上阵,“红旗满山头,人人扛镐头,到处拍镜头”,但是过了这一天,造林的责任感、紧迫感渐渐松懈下来。 二戒把植树当春游。有些单位和个人借到郊外植树的机会,开着大车、小车,带上食品、饮料、照相机、扑克、风筝等,树没值几棵却一个个玩得兴高采烈。 三戒求数量不求质量…  相似文献   
27.
当前我国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尚存在某些薄弱环节,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例如,它的制度化、法制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在监督体系的结构上还缺乏有序性和统一性,在监督主体上还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监督的覆盖面上存在漏监、虚监、监督真空,等等。从机理的角度对这些不足和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作比较系统地分析,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强有力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确保公共权力的健康运行,既十分必要,又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8.
6月14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了“节能低碳新生活,公共机构做表率”签名活动,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文升和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当日,除信息机房等特殊场所外,省人大常委会机关还采取了停开空调、停开公共场所照明和景观照明、停开电梯、停开一般性公务车等节能措施,倡导大家通过乘坐班车、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步行上下班,开展“低碳体验日”活动。  相似文献   
29.
30.
2005年4月,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与人民法院报社在济南共同举办了“宋鱼水审案方法”与当代司法方法研讨会。研讨会历时两天,采取宋鱼水先进事迹报告与理论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北京、江苏、湖北、湖南、浙江、四川、陕西、辽宁、吉林、甘肃、河北及山东等12个省市三级法院的近百名法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院校的8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人员采取主题发言、嘉宾发言、自由研讨和主持人点评相结合的形式,围绕研究法律方法、提高司法能力;完善司法机制、促建和谐社会;追求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