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4篇
世界政治   11篇
法律   100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们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法律规范,最近己与全国人民见面,这无论在国内或国际上,无论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改进立法工作方面,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作为参与起草的学者,谈以下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62.
<正> 一、四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情况分析 40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在不同时期中有着不同的特点。为研究方便起见,我们将过去的40年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不同时期研究其变化情况。 1.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青少年犯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践证明,党在建国后头七年所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这一时期我国的犯  相似文献   
163.
康树华 《中外法学》1988,(2):40-44,34
<正> 作为被害人学研究对象的"被害人"扩展到何等范围?或者当研究"被害人"时在其方法上有何特点?以及对被害人所进行研究的学科可能建立独立的学科吗?抑或只将其限于犯罪学范畴之内?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时至今天各派仍在争论。在我国近年来发表的文章中,对被害人学也有所提及,引起一些读者对此极大兴趣。因此,我们想就"被害人学"最基本概念以及最近的动向等问题,稍加介绍。  相似文献   
164.
<正> 一、前言每年7月,法务省皆开展"社会光明运动",目的在于使所有国民,对于预防犯罪和对于犯了罪的人们的更生问题加深理解,以便各自在不同岗位,通力合作,为建设一个没有犯罪的光明社会而奋斗。今年正逢第三十一届全国币土会光明运动,重点目标是:"居民们联合起来!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帮助他们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65.
中国犯罪学的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展望中国犯罪学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考虑以下问题:(一)加强犯罪学性质与地位的研究关于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国内外学术界都有各种各样的认识和见解,因此,客观、科学、准确地揭示和表述犯罪学的学科性质,是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中一个意义重大的亟待解决的课题。应该说是:犯罪学是以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为基础,融汇各种有关的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其理由如下:1.这是由犯罪学研究的对象所决定的。犯罪学是以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对策作为研究对象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特定的研究对象是该学科赖以建立的基础,也是区别于…  相似文献   
166.
论有中国特色的预防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犯罪学研究的深入和开展,各国的犯罪学者都先后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预防犯罪上来。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及其多次学术研讨会都开展了预防犯罪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回顾中国的预防犯罪研究与工作,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狠抓青少年犯罪,认为青少年犯罪是犯罪的源头;二、青少年犯罪是“综合病症”,因而实行综合治理;三、预防青少年犯罪要坚持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和及时进行的原则;四、坚持“打击与防范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重在治本”这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搞好社会帮教和工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7.
盗窃犯罪是一种多发性犯罪 ,是当前危害我国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与其他犯罪不同 ,盗窃犯罪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同进步的犯罪 ,其犯罪对象、犯罪行为方式能够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节奏 ,并正成为决定我国犯罪增多与减少的关键。当前我国盗窃犯罪的表现出诸种形态和不同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68.
死刑存废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手段,是所有刑罚种类之中最为严厉的刑罚措施。自古以来,许多国家的刑罚都采取死刑的手段和措施,用以对付极端危害社会秩序、最为严重的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这一不争的历史事实,足以证明死刑是历史的产物,有其正当的历史合理性,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9.
论农民犯罪     
农民犯罪率的高低决定了社会治安的稳定,文章系统分析丁农民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并按依法治国的目标提出了治理、预防农民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0.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许多新型犯罪,犯罪主体结构趋于多元化,表现在: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女性犯罪急剧上升,公职人员犯罪层出不穷,农民犯罪成为一大社会忧患,各种有组织犯罪日趋突出。我国未来的犯罪,将有如下趋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犯罪会相对增长和严重化;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发展时期,犯罪将相对稳定、相对减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阶段,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将日益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