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全面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交叠进行,网络舆论各种思潮跌宕,这就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我们应客观认识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正确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工作方法,构建综合性、多样化和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真正将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2.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守好“三农”基础、主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已经开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新阶段。从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和实现途径看,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主体和重要途径。要把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放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下谋划,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深化乡村领域改革,释放发展活力;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增强乡村振兴发展的平衡性;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  相似文献   
23.
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中国国情,同时又兼具鲜明世界历史意蕴的伟大实践。为使中国式现代化谋定而动,有必要按照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总体、全面而持续的审视。具体来说,应秉承唯物史观的阐释原则:在梳理历史与现实的过程中,明确孕育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政治保证、现实基础以及时代坐标;在通达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厘清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历史趋势与价值归旨的辩证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需要的辩证统一、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辩证统一以及历史自信与历史自觉的辩证统一;应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之变,追问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历史局限的超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维度的拓展、对人类文明多样性交往原则的重构以及对全人类共同发展价值范式的铸牢。  相似文献   
24.
开展劳动教育是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实践,在构建“大思政课”背景下 意义重大。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是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为 劳动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提供了现实指引。劳动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具有深厚的内在意蕴,劳动教育与“大 思政课”共享育人格局、实现内在耦合、具有本质联系。当前,我们仍面临劳动教育教学体系亟须完善、实践 领域有待拓展、保障措施不够充分、育人合力尚未形成等现实困境。因此,要通过善用劳动教育社会大课堂、 搭建劳动教育大资源平台、构建劳动教育大师资体系,提升劳动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