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笔者认为,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在“训练”二字上狠下功夫。这正如20世纪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的那样:“早年教育的任务就在于训练本能,使它们能产生一种和谐的品格,这种品格是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热情的而不是阴郁的,它又是勇敢、坦率而聪明的。” 在多年的行规训练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一些  相似文献   
22.
作为国家公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保护监禁制度下的罪犯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现代法治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本文拟从我国对罪犯权利保护的立法现状出发,试从不同角度对完善我国罪犯权利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我国罪犯权利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3.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天人关系的一个重要命题,先秦两汉时期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天人合德”。“天人合德”为伦理道德价值提供了本体上的根据,而其最终目的是对现实政治的关注,儒家的基本思路是把对圣人、人君的期望和要求投射到天的上面,然后再让君主通过内心修养或外表效仿来达到与天合德,以增强这种要求的力量。  相似文献   
24.
公共利益范畴的歧义性与准确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共利益进行不懈的追问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然.公共利益的存在、维持与发展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现实性.公共利益范畴的歧义性并不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对"公共利益"范畴界定原则的把握应该闪耀着辨证法的光芒,考量其学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公共利益范畴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25.
医疗纠纷不仅是当前社会热点,也是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难点.目前在一些医务界人士的观念中,医疗纠纷的解决仍然是以行政手段为主,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为依据.但在大众与患者的观念中,摆脱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束缚,采用民事诉讼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已成为趋势.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并不包含所有的医疗过错,从这一概念中解脱出来,强化法律对人权的保护,弱化其行政特性,使医疗纠纷的处理回归民法领域.借一例中期妊娠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中止妊娠致子宫破裂的案件,讨论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的医疗过错"参与度"的鉴定.  相似文献   
26.
这是一面“战斗者”的旗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沈空某场站汽车连官兵用忠诚、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条“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被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授予“保战鹰升空作战,抗美援朝胜利做贡献”锦旗。  相似文献   
27.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要真正在全社会取得成效,既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对此,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党”,“共产党员要在全社会发挥表率作用,党的领导干部要在全党发挥表率作用。” 共产党员之所以要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是由党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所决定的。 首先,是由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从当前  相似文献   
28.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宏伟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达到这一目标,十五大报告指出:“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邓小平同志指出:“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  相似文献   
29.
张方 《中国司法》2002,(1):33-35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是“四五”普法的两个纲领性文件。理解规划和决议的精神,重点是把握“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转变、两个提高”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两个转变、两个提高”是指通过“四五”普法的实施,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