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102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9 毫秒
251.
目的 观察大鼠皮肤切创后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情况,推断皮肤切创的损伤时间.方法 建立大鼠皮肤切创模型,将21只SD大鼠分为切创后1、2、4、8、16、24 h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于伤后相应时间点取血,对照组直接取血.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  相似文献   
252.
赵承  张旭东  崔清新  孙彬 《党建》2009,(4):52-53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办好教育、医疗改革、保障住房、农民增收、灾后重建……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及的一项项详尽的惠民政策和措施,凸现出一个个引入注目的“民生亮点”。  相似文献   
253.
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改善民生更加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254.
人口问题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政策举措。本研究对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150名已婚育龄青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适龄生育的青年群体对三孩政策的态度反应及生育意愿,发现对三孩政策表示支持及表示激发生育意愿的总体比例偏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青年群体生育意愿的现实因素和文化观念因素,发现在现实因素上,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过高使得“养不起”问题突出,尤其是生育旺盛期遭遇压力峰值导致生育意愿低迷,男性育儿参与度低使得女性养育过程压力过大;在文化观念因素上,养儿防老观念淡化、传统家庭主义生育动机让位于个体主义生育动机、生育无性别偏好及女性主义生育观普遍化等特点拉低了青年群体的生育意愿。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积极提升三孩政策实施效果及全面深层次服务青年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5.
<正>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五千多年不间断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党领导人民的百年奋斗中,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揭示出历史的真谛:“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56.
人民江山     
<正>(一)2021年6月29日上午,建党百年之际,北京人民大会堂,“七一勋章”颁授仪式。迎宾大厅内,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气象万千,群山逶迤、江河奔涌,千古江山、风光无限,见证属于人民的高光时刻。这一刻,星火闪烁,汇聚成炬——“‘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习近平总书记真挚朴素的话语温暖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257.
张旭东  林晖  周玮  史竞男  王鹏  徐壮 《台声》2023,(11):16-25
<正>“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穿越历史的烟云,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始终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在人类文明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258.
党的二十大全面吹响了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国,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的目标。不同历史时期,党根据实际赋予了强国概念不同的内涵。在革命年代,党领导人民为“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在“富强”的基础上正式表达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强国目标的内涵不断进行符合实际的调整,最终形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后,党立足国内外实际,赋予了社会主义强国目标以新的内涵,最终实现强国目标具象化。  相似文献   
25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260.
<正>这一刻,党的主张、国家的意志、人民的心声,在这里紧紧交汇在一起——2023年3月10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票当选!11时许,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的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全体代表起立,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万人大礼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