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低警戒度监狱主要关押人身危险性较低的罪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别国实践证明,应当具有区别于其他警戒度监狱的功能定位:矫正重于惩罚、培训重于劳动、互动重于监督、回归重于防逃.相应地,低警戒度监狱的行刑系统应当是循环开放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明显减少,要使低警戒度监狱成为罪犯在其他监狱接受改造的动因和结束其刑事犯罪生涯的乐土.  相似文献   
12.
"虚无"作为美术表现的技法语言,在书籍设计中被广泛使用.黑白关系、色彩的明暗关系、透视反映的远近关系、构图手法、画面空间的布局都对虚无的使用产生广泛的影响.文中主要通过这些手法的使用,探讨"虚无"在书籍设计中产生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狱务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监狱系统得到贯彻和落实的体现。具体讲,就是将监狱机关的行政管理工作和执法工作,除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事项外,都要予以公开。需要明确的是,“狱务信息”应作广义理解,即包含三层内容:一是法律、法规和本行业制定的相关制度的公开;二是监狱机关的行政过程的公开;三是监狱执法结果的公开。根据初步掌握,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至今,各地监狱机关对于狱务信息公开的前两层含义落实较好,而对第三层含义的落实水平则参差不齐。为了更清楚掌握狱务公开的现状,本课题组成员专门对我国监狱机关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条件、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监狱进行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14.
刑事案件中警察出庭作证可行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菲 《政法学刊》2010,27(2):114-117
警察出庭作证不仅涉及我国的政治体制、司法体制问题,还涉及政法工作者们对刑事证据规则的认识,只有把这几个原则性问题的关系理顺,才能为以后的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建设立好根本。当前有关警察出庭作证的研究为数不少是直接构建制度方面的,而对警察出庭作证尤其是刑事案件中警察出庭作证的理论基础、重大意义,以及可行性分析才是根本。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警察出庭作证的先进经验对我国警察出庭作证的实践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轰轰烈烈的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公安机关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村地区的生产要素会持续地向城镇发展方向流动,这将对整个公安工作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公安户籍工作。在对城镇化加之于公安户籍工作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应探索公安机关应对这一形势的总体战略并提出若干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来稿指出,撤销轻微犯罪案底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一是符合国际社会警务执法发展趋势。随着国际社会对刑罚功能认识的转变,刑罚的报应性和震慑性的功能逐渐降低,而强调对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修复和对犯罪人的重新回归社会的关注,刑罚的轻缓化或者轻刑化已成为发展趋势。二是有利于保护犯罪人的权利。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性化执法正体现了对宪法精神的保护,对公民尤其是违法犯罪人员的权利的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犯罪人这一特定人群的权利保障具有更特…  相似文献   
17.
学科是高校实现其功能的核心载体,公安院校在努力建成“三个高地”过程中,必然要落脚到学科建设这个核心要素上。公安院校已经构建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公安学科专业体系,但仍存在公安学科专业设置与科学技术文化发展新趋势不适应、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不适应、与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新需求不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公安学科建设的各个要素上体现为公安学科知识自身发展力不足、公安学科组织创新适应力不足、公安学科制度指挥棒作用不足、公安战略科学家和领袖型科学家稀缺、公安学科文化感召力和回应力不足等。对此,抓好公安学科建设的方向、队伍等基础性问题,用好学科评价指挥棒,发挥好学科组织的组织引领作用,处理好与学科有关的多种复杂关系,应是当前阶段公安院校在学科建设层面锚定“三个高地”建设目标的主要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金盾工程建设是警务效能增长的强大动力,为情报主导警务战略的推进奠定了牢固的信息网络基础框架,为社区警务工作的"信息基础化,基础信息化"奠定了牢固的硬件支撑。情报主导警务与社区警务则各有所长,优势互补,有机统一。科学有效地实现情报主导警务与社区警务的有机结合,定会强有力地推动"三项建设"。  相似文献   
19.
“法官判处监禁或剥夺自由的类似措施的目的和理由是为了保护社会避免受犯罪之害。惟有利用监禁期间在可能范围内确保罪犯返回社会时不仅愿意而且能够遵守法律、自食其力。”“刑罚,并不像在古典派犯罪学者和立法者的主张影响之下而产生的公众舆论所想象的那样,足简单的犯罪万灵药。他对犯罪的威慑作用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20.
西方发达国家“情报主导警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发达国家“情报主导警务”工作的开展早于我国。在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但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而且法律法规制定、运作模式等方面都已经成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他们认为“情报主导警务”是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犯罪国际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型的有效警务战略,是在传统警务模式基础上的警务理念和机制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搭建一个技术、机构、人员和制度四要素相协调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