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06年1月1日我国公务员法的实施,学界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高潮。目前。民国初期的公务员研究的共同特点就是从宏观上探讨公务员考试制度建设、管理体制、考铨制度、运作成效、失败原因等,主要集中于制度层面的探讨,却没有学者将民国时期的公务员制度进一步细化到公务员考试内容、方式中一个细的层面去研究其成效。因此,本文以1931、1933年《中央日报》有关南京国民政府第一、第二次高等考试内容为史料,对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公务员面试程序的内容进行考察,并对其加以分析。最后在吸收、借鉴民国初期公务员面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公务员面试程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2.
近几年来赤峰市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占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的62%以上,而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对设施农业起到了强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针对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应采取加大政策宣传和引导、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快产业化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63.
伪装犯罪现场具有较强的迷惑性,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犯罪行为事实在现场上的表现,给现场勘查工作造成了困难.根据伪装现场的特点分析犯罪现场的种种伪装形式,以期从辩证法的角度提出现场勘查过程中应采用的勘查对策.  相似文献   
6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途径。“以人为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将之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相结合,必为后者的研究注入新的核心思想,丰富其理论体系。党中央从现代化、现代人的主旋律出发,提出“以人为本”,涵盖了以往的“以人民为本’’和“为人民服务”,反映了新中国60多年来历史发展的进步和现实发展的根本任务,以及未来建设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65.
赵某,57岁,小学教师.1987年8月(时年46岁)患阴茎癌行阴茎部分(2/3)切除术.1996年因多次猥亵、强奸本班数名女学生被逮捕.在审讯过程中,以阴茎切除无性功能为由翻供.司法机关委托法医室对其性功能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66.
论哈尼族的习惯法及其文化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哈尼族的禁忌与习惯法的考察入手,来探索在没有文字的历史中,法律怎样发生、演进和买施。作者认为:早期法律是沿着从禁忌到习俗,再由习俗到法律的轨迹发生的。哈尼族在历史上借助汉文字保存和传播本民族的习惯法,进而缩短了与有文字民族的法律在形式上的差距。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应在允许保留传统法律文化的前提下,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改造传统法律文化,以创造适应法制现代化所需要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7.
68.
法文化探论     
本栏目中的3篇文章,从题目和立论的角度看颇有新意。《法律的维度———从空间上解读法律失败》是荷兰莱顿大学法学院讲师BenjaminvanRooij的新作。文章以法律制定和实施的空间维度为视角,对法律失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关于“法律失败”的问题在中国国内很少有人研究,但是,该问题却是国外法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以莱顿大学法学院的Otto教授为代表的关注法律与社会发展的研究者,很早就开始研究“法律失败”的问题。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法律是一种权威、一种信仰、一种工具,由于法律背后的国家权力,很多人相信法律无所不能,无往不…  相似文献   
69.
法文化探论     
本期的两篇文章从主题和论述风格上来看有很大的不同, 赵明先生的文章关注的是中国法学理论以及法学家成长的历程和环境, 张晓辉、王启梁的文章关注的则是中国法治建设在民族农村社会的环境问题。但是两篇文章有暗合之处。语境问题的价值和功能在于揭示世界的复杂性和每一场景的独特性, 每个国家所经历的法治历程其实都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只有借鉴的对象和经验, 没有可以照搬、照抄的法治模式。赵明先生的大作《从“法 制”到“法治”的中国语境》表明了中国法治建设以及法学理论发展所处语境的独特性, 身处中国…  相似文献   
70.
新中国成立前后,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之间曾有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即40年代末众多企业家出于对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绝望和对共产党政策的不了解,纷纷南迁香港。但不久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影响下,加以本身爱国心之驱动,其中不少人又回归内地。这“一去一回”充分反映了民族资本家在新旧两种社会制度下截然不同的前途和命运,也对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