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四项基本原则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总方针指导下,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为了保障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巩固体制改革的成果,我国的立法机关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刑法的发展面临着两个与体制改革紧密相关的立法和理论研究的课题:其一,  相似文献   
92.
医疗事故的鉴定一向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承担,一般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法院系统的法医较少介入.但近年来,由于医疗秩序的混乱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事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方面,当事人对卫生行政部门承办本系统内医疗事故的鉴定工作颇有微词,要求公、检、法机关法医工作者作为鉴定人参与;另一方面,一些无照经营的小诊所及乡村游医的违章操作又不是卫生局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的范畴,一般卫生部门对此类纠纷又不予管理,成为无人过问的空白区.根据这些特点,山东省聊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法医门诊适时地部分介入医疗纠纷事件的鉴定工作,引发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为公正、合理地处理此类事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93.
南诏国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南诏国是八世纪前叶在云南地区形成的一个割剧状态的民族国家。关于南诏国的法律制度,在史料中没有系统的记载,以往的研究者也基本上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然而,考察南诏国的兴衰史,却很有必要对其的法律制度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有利于弄清南诏国的政治制度、社会性质和社会关系诸方面的情况。本文根据有关南诏的史料及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对南诏国的法律制度略作探讨,以求教于研究南诏史的同仁。  相似文献   
94.
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产物,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主政权理论的一些基本精神,奠定了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现今我国政权建设值得借鉴的宝贵历史遗产。D且【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的主张,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了领导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并适应30年代中期举国上下抗日情绪高涨的形势需要而提出来的。1934至1936年,中日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党为适应这种新情况,制定并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的完整的政治路线,以团结抗日和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为奋斗…  相似文献   
95.
[主持人语]在过去的两年里,国内法律人类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一是一些新的著作、译作和论文问世,让法律人类学的学术园地花朵常开,春色满园。二是一批对法律人类学有兴趣的学者和学生,创建了“法律人类学世界”学术公众号,通过组织经典著作阅读、登载学术论文、举办学术讲座和学术训练营等方式,该公众号平台积极传播法律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试图用跨学科的视角研究中国问题,建构法律人类学的中国话语体系。这些执着而富有创意的努力,使法律人类学成为了当下国内社科法学的一颗耀眼新星。  相似文献   
96.
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需要从治理理念、治理制度、治理组织、治理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力。以法律人类学视角观之,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治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实践,坚持慎重稳进原则,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综合采用多种制度形态,充分调动社会行动者形成治理合力,因时因事因地制宜采取行动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