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上访,不知道是不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现象,但可以肯定它在世界各国是极为少见的.之所以少见,是因为在追求现代法治文明的诸国的制度设计中,是不会有这种现象的栖身之所的.它们普遍奉行"司法最终解决原则",任何解决不了纠纷最终都会流向法院,由法院作出也许仍不为纠纷当事者所满意但却也是最权威的裁决.  相似文献   
22.
中央电视台在播放一档名为“童言无忌”的节日,主持人问一个小朋友:“如果遇上坏人你该怎么办呀?”小朋友郑重地回答:“抓起来放到卫生间里。”这时旁边另一小朋友抢过话筒义正词严地予以修正:“不对,不对,应该赶快拨打110,叫警察叔叔把坏人抓起来放到监狱里去!”多么无忌的童言啊!可这童真童趣并不是自然生发的,而是打上了成人思维之烙印。孩子必是受了成年父母的教导,实际上一般成年人也不大会有这样的思维——拨打110叫警察把坏人抓起来,最后交给法官审判看是否应当投入监狱。上面的想法可能会被讥笑为吹毛求疵,可笔者仅仅意在说明一个问题:国人大都存有“警察把坏人送进监狱”的简单思维.因为。连不经世事的孩子对这样的思维都是如此谙熟。  相似文献   
23.
在中国,经常乘坐火车奔波于异地的人们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排起长龙的火车站购票处买不到座票,只能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承受站立之苦.或长途或短途,若值节假日更是如此。这是我们的特殊国情,然而,无座的站火车和有位子的坐火车所需的票价竟是毫无二致,这却与国情似乎没什么关系了。尤其当我们看到,许多出远门打工的农民为了节省昂贵车票的费用,春节期间仍然滞留他乡。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现象甚至是与国情背道而驰的。总之,此种不知打何时起就已存在之怪现状至少违反了一个连三岁小孩也懂的逻辑:同样的价钱获取的却是差别甚大的待遇。待遇落差之大,  相似文献   
24.
一个凶残的杀人犯,疯狂杀害十一人,而且将其中一名受害者掏心挖肺、剜眼挑筋,甚至烹炒了心肺.如此罪大恶极的暴徒在民众心目中必定是死有余辜的,若在我国古代社会,凌迟处死也难解众人心头之恨.在历经一片沸沸扬扬之后.这一名为邱兴华的凶犯终于在2006年12月28日上午被推上了刑场.案件终结了,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预料中那样大快人心,沸沸扬扬似乎仍在继续.其实,案件本是可以按照预设的逻辑思路展开的,而且一审法院也曾经摆出了少有的开放姿态,准备向社会全程同步电视直播整个的庭审过程,利用这一较易驾驭且极具典型意义的大案以收法制宣传教育之效.不过,几个多事的精神病学专家和一群好事的法律学者加上诸路"惹是生非"的媒体使案件变得复杂了.  相似文献   
25.
最后陈述权是刑事被告人在庭审中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其理论基础主要在于立法对刑事被告人弱势地位的特别关注以及对言词原则的体现。最后陈述程序的设置,可以助法官更好地发现案件的真实性,同时还突显了对被告人人格的尊重,对旁听民众具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在性质上,最后陈述权主要是辩护权,还体现为一种情感宣泄权。最后陈述权在内容上限制的同时,还应在立法上保障被告人的充分行使。  相似文献   
26.
最后陈述权是刑事被告人在庭审中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其理论基础主要在于立法对刑事被告人弱势地位的特别关注以及对言词原则的体现。最后陈述程序的设置,有助于法官更好地发现案件真实,同时还凸显了对被告人人格的尊重,又可以对旁听民众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在性质上最后陈述权主要是辩护权,此外还体现为一种情感宣泄权。另外,文章还对如何限制和保障最后陈述权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7.
债的保全制度中的债权人撤销权起源于古罗马法,发展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1999年3月15日通过的统一合同法也对债权人撤销权进行了详细明确的规定。该法第74条第1款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但是,自从债之相对性在一些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受到挑战后,债权的不可侵性便逐渐被确立了。在我国学术界对债权具有不可侵性也基本上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28.
我国的司法鉴定改革自1998年正式展开。第一轮改革由司法部主导并以司法鉴定的社会化和体制统一为核心内容。第二轮改革的基本标志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仍然致力于司法鉴定的体制统一。但改革至今,广受诟病的多头鉴定和重复鉴定等问题依然存在。应当从《司法鉴定法》的制定、司法鉴定行政管理体制的统一、加强当事人对司法鉴定的参与和健全司法鉴定行业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29.
作品标题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法实务中因作品标题发生争议的案件时有发生 ,作品标题的权利是否受到侵害 ,是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如何去保护作品标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认定尚存在颇多争议。对作品标题的“独创性”应当有一个全新的诠释 :作品标题只要与整部作品联系在一起 ,都是具有独创性的。这种诠释可以避免传统观点中的诸多缺陷。以此为基点 ,对作品标题的法律保护也因侵犯标题行为之形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30.
邱兴华的罪该万死与我们的遗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凶残的杀人犯,疯狂杀害十一人.而且将其中一名受害者掏心挖肺、剜眼挑筋,甚至烹炒了心肺。如此罪大恶极的暴徒在民众心目中必定是死有余辜的,若在我国古代社会,凌迟处死也难解众人心头之恨。在历经一片沸沸扬扬之后.这一名为邱兴华的凶犯终于在2006年12月28日上午被推上了刑场。案件终结了,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预料中那样大快人心,沸沸扬扬似乎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