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精品农业是现代农业中最重要的产业层次,精品农业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其产品的高价位,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高收益.发展精品农业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2.
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匡正经济理论上的偏颇认识,纠正经济生活中的失范行为,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我们应当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确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财富观、市场道德观、社会责任观,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23.
大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为大连的未来绘就了一幅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宏伟蓝图。要将这幅蓝图变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必须抓住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所带来的契机.以建设区域核心城市为载体,努力实现沿海经济带的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  相似文献   
24.
“住有所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肩负的执政责任。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明确相应职责和角色定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出产业定位、征地拆迁、房价调控、市场失效、住房保障、住房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误区,探寻出一条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5.
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一提到大连人们总会把它与工业相联系。首先想到的就是那是一座工业城市,至于农业则相形失色。然而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精品农业这朵奇葩的绽放,却给这里的农业乃  相似文献   
26.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大连市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到1994年底统计,乡镇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6.7%,成为大连经济的“半壁江山”.因此,大连经济在今后若干年内要取得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大连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又在于其增长方式的转变.一、大连乡镇企业增长透视经济增长通常是两种增长来源的总和,由此,便有两种经济增长方式,一种是主要依靠投入的增加带来的增长,这是一种粗放型增长或称外延型增长;另一种是主要依靠效率的提高而取得的增长,这是一种集约型增长或称内涵型增长.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大连乡镇企业在80年代主要是依靠投人来带动其迅速增长和发展的.这在乡镇企业的发展初期,是难  相似文献   
27.
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而市场则是企业运营的载体。因此,市场必须有一个完善的结构,以使不同类型的企业都能够在市场结构中找到自己适宜的位置;而企业也必须在市场结构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却并未处在与自身性质相适应的市场结构中,而市场结构不完善,尤其是能承载国有企业运营的市场不完善,又是造成国有企业市场错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党的十八大后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将城镇化从一味寻求空间拓展的误区拉回到以人为核心的轨道上来。一、城镇化并非空间概念而是人文范畴将城镇化归结为社会人文范畴,关键在于城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变迁和人文现象。城镇或城市已有数千年历史,其间无论是欧洲漫长的中世纪还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曾有过许多城镇和城市存在,但却都未能出现世界近现代史上才发生的城镇化或城市化现象。究其原因,城镇化或城市化不仅是人类社  相似文献   
29.
城镇化究其实质是人文范畴即人的城镇化。一味寻求空间拓展的城镇化,不仅群众利益受到伤害,还带来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城镇自身发展也会日益显现疲惫态势。中央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让城镇化回归人文并促进民生的持续改善,惟有如此才能圆好农民的城市梦,进而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30.
城镇化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一项历史任务,在许多场合甚至被赋予了重要的政策意义。然而,究竟什么是城镇化,人们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有人将城镇化理解为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其规模的扩张,即空间城镇化;有人将城镇化理解成农民进城,即人口空间转移的城镇化;还有人将城镇化理解为空间载体和社会人口的双重城镇化,即空间与人口叠加的城镇化,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