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改宪是冷战后日本政治演变历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执政的自民党在建党50周年之际提出改宪草案,表明其执政路线已经彻底由"经济中心主义"转为"政治中心主义".最大在野党民主党也以积极的竞争姿态提出"宪法建言".在保守势力的共同推动下,日本国会在"实质性"改宪进程中迈出了新步伐.上述种种改宪政治动向,对日本国民的宪法意识及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走向均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日本能否实现改宪目标的前景预期仍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12.
2007年7月29日,日本举行了第21届参议院通常选举。此次选举是安倍政权追求的"摆脱战后体制"同小泽民主党追求的政权交替之间的"政治对决"。选举结果是,执政的自民党遭遇到了历史性惨败,而民主党的实力则大幅跃升,成为参议院第一党,日本参议院出现了"朝野倒转"的格局。参议院"朝野倒转"的格局必将进一步加速政界重组,但其"总保守化"趋势不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冷战后日本政党体制转型的具体内涵,阐释其对日本对外政策的深刻影响:总保守化引发对外政策的右倾,推动了1990年代中后期日美同盟的强化,并导致对外政策偏重意识形态考量;自民党、民主党两大政党的对外政策不断趋同,二者在有关政策的实施路径与方式上存有分歧,且并不限于两党之间,还存于两党之内;自民党政权框架下对外政策决定的“政治主导”色彩整体上得到强化,但民主党政权的“政治主导”改革则对对外政策决定产生较多消极影响;内阁更迭,有利于对外政策的理性调整,虽不大可能极端改变对外政策的基本架构,但过度频繁的内阁更迭必将损害对外政策的实施,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日本政党体制转型能否顺应国际社会发展潮流,满足日本国家发展战略正确抉择的内在需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徐万胜 《人民论坛》2012,(17):220-221
自民党长期执政与两次下台,是战后日本国家现代化的内在需求与必然选择。自民党的嬗变历程表明,随着国家现代化的不断进展,执政党也面临着政党现代化的课题,唯有与时俱进,才能维系执政党地位。  相似文献   
15.
认知域作战是美军发动的阿富汗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阿富汗战争也是美军践行“认知域”这一作战概念的试验场。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的力量编成与作战行动大多使用“心理作战”概念,且与“信息作战”概念有所交叉和混同。在认知域作战上,美军仍是采用散播传单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影响阿富汗民众,通过高空广播、海外电台和盒装电台广播三种方式传播信息,通过与受众面对面沟通来直接影响关键少数,并操作虚拟网络用户在社交平台上与塔利班展开舆论战。美军的战略目标在战争进程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在发动战争之初,是通过向当地民众灌输“反恐战争”认知来增强其军事行动的“合法性”;在全面进驻阿富汗后,是利诱当地民众提供基地组织及塔利班的相关信息,并试图摧毁残余武装分子的抵抗意志;在占领后期,是营造美国对阿富汗民众的“友善”氛围,并呼吁阿富汗民众支持亲美的“民主”政权。美军发动阿富汗战争以失败而告终,也意味着其认知域作战未能取得预期成效。美军在与塔利班的认知域作战攻防中并不占据优势,其预期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被“对冲”了。美军对阿富汗实施认知域作战的有效受众偏少,且其发布的信息主题难以引起当地民众的情感共鸣。透视美军对阿富汗认知域作...  相似文献   
16.
论日美同盟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美同盟,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随着冷战后日美同盟的强化,它对中日关系的消极影响明显增多.对于中国而言,如何应对日美同盟,则成为21世纪对日外交的一大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改宪是冷战后日本政治演变历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执政的自民党在建党50周年之际提出改宪草案,表明其执政路线已经彻底由经济中心主义转为政治中心主义。最大在野党民主党也以积极的竞争姿态提出宪法建言。在保守势力的共同推动下,日本国会在实质性改宪进程中迈出了新步伐。上述种种改宪政治动向,对日本国民的宪法意识及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走向均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日本能否实现改宪目标的前景预期仍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即将步入21世纪之际,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的中日关系也正处于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如何把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带入下一世纪,这是摆在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以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为契机,1998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首次以国家元首的身份访问了日本,双方宣布“面向21世纪,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对新世纪中日关系的一个明确定位。如何保障实行和切实发展上述双边  相似文献   
19.
战略援助在日本外交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的“战略援助”政策进行着必要的调整。90年代后,纯属受援国内部问题的政治经济制度或军控政策等,成为影响日本外援政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2月16日,日本举行了第46届众议院选举(又称"大选"或"总选举"),这是自2009年9月日本国内实现"政权交替"后举行的首次众议院选举,也是日本民众对执政三年多的民主党政权的评判。结果,民主党惨败丧失执政党地位,自民党重新执掌政权与公明党联合组建了安倍晋三内阁。安倍内阁执政后,面临着重振日本经济、强化日美同盟并改善中日关系等一系列政策课题,能否在短期内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