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小微企业(主)和劳动者都认为当前影响劳动关系最主要的问题是工资收入问题,但双方对这一问题的基本看法却又是对立的.企业(主)认为是“劳动力成本过高”,职工认为是“工资太低”.这一针锋相对的不同判断成为体制内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基础性困难.  相似文献   
42.
被派遣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益已经普遍受到关注,但他们的民主参与权却被漠视,而民主参与权的缺失也就使他们的基本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43.
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受到学术界相当多的质疑。在现行体制下完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应将"被派遣劳动者"和"事业单位中适用劳动合同法的劳动者",这两类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劳动者包含在适用范围内;应强化"被代表方"(劳动者\职工)对"代表方"(工会)的法律约束力;应设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的法律责任条款。  相似文献   
44.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对其实施状况的描述及对实施效果的评估,存在绝然相反的看法,其争论主要集中于总体评估、劳动者权益意识、企业平均人工成本、劳务派遣工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5.
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可以有多种表现形态,如有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阶级意识,也有工联主义的工人阶级意识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产业工人阶级意识既不是阶级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式的阶级意识,也不是计划经济中,缺乏主体性,缺乏权利的主人翁阶级意识。而是主体、自主、权利、法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互利合作意识,即权利基础上的合作意识。调查数据验证,现实中的中国产业工人已经逐步形成这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业工人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46.
以不同的意识形态为理论背景,有关劳资关系性质有三个理论体系:“劳资一体论”、“劳资对立、冲突论”、“劳资互利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是对劳资关系性质的重新定位。通过调查可认定,温州私营企业职工基本认同“劳资互利论”。  相似文献   
47.
私营经济及其劳资关系迅猛扩张对原有的体制和理论观念,甚全基本思想体系,包括工会体制和基础理论(如阶级、工人阶级理论)带来巨大冲击,新现实与原有理论出现“代沟”,而完全搬用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工会理论,进行“移植”也行不通。现实工作者,有时感到“惘然”,不知所措;一些理论工作者既不得不承认现实,又被原有理论所束缚,总是带着怀疑的目光看待现实。总之,飞速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酝酿着创新理论。我们试将私营企业工会工作中出现的许多“热点”问题归纳为两大理论问题“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