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76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75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中体西用"是我国近代法制化立法的主导思想。在帝国主义的排挤干扰和国内顽固保守势力的抵制阻挠下,我国艰难地实现着传统中华法制文明与西方先进的法制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使中华法制文明迈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基本确立了中国近代法制的总体走向,为中国法制建设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82.
“改革是权力和利益的调整,当改革涉及到具体部门利益时,实施就会遇阻,所以靠部门制定属于自身管辖范围内的改革方案往往效果很差,有必要设立一个高层级的委员会来统筹谋划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283.
文正再  丁文胜  晏计生 《求实》2007,2(9):51-53
追求社会和谐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而考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因素又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源于人民利益的是否满足以及满足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二是源于政府对各种利益关系协调和利益制度安排的必要性、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人们对这种制度优越性的认同和信任。因此,人民利益的切实满足和有效整合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8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玉荣 《理论研究》2004,(10):24-28
近年来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以来 ,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话题。一些理论工作者和一些实际工作者 ,包括一些领导干部 ,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不仅发表了数百篇论文 ,而且还出版了少量专著。为了方便对这一问题的学习、领会和掌握 ,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下梳理是很有必要的。一、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加强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应该讲是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285.
提高中国政党监督实效的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党领导、多党参政、议政、互相监督是我国政党政治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多党合作参政的前提下,互相监督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但是由于对共产党“一元化”领导的片面强调以及对民主党派活动的淡化等原因;政党监督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软监督”、“虚监”、“空监”、“白监”等问题。本文针对现存问题,探讨了提高政党监督实效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286.
正农十三师勘测设计院水工室主任、工会委员会委员马卫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全面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他爱岗敬业、勇挑重担、开拓创新、任劳任怨;他团结同志、甘于奉献,不苛求个人名利得失,勤勉务实,公道正派,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品行修养。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好评。参加工作的13年来,从最初积极应用所学计算机辅助制图,到让设计院水工室运用微机制图、出图,最终实现了水工室办公自动化。这与他在日常设计工作中积极努力,刻苦钻研,勤奋进  相似文献   
287.
论中国古代国际法之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中国古代国际法之存在孙玉荣国际法,是以国家间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国际法?对此,专家学者意见不一。欧美学者大部持否定意见,只有少数持肯定意见。中国当代的国际法学者中,很多人也否认中国古代有国际法。本文...  相似文献   
288.
“9·11”国际恐怖事件反映了恐怖活动受害范围泛化、实施者全球化和游民化、组织策划者深入隐藏化的新特点。反恐必须深入基层,依靠群众。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基层战斗堡垒,与群众密切联系,反恐斗争,派出所的工作必不可少。公安派出所反恐,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且落实加强反恐知识储备,疏通信息通道,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等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289.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担负着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而被社会广泛认同。由于体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以及对体育内涵的揭示,体育的地位在当今被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体育”被列为一级学科便是重要的例证。因此,历史的发展促使体育教育事业必须以改革的步伐去迎接新的使命,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绝大部分是围绕实践课进行的,而针对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甚少。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对理论课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收到一定效果。高校体育理…  相似文献   
290.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百年历程及其对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恩格斯1893年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提出“意识形态的终结”为起点,到1993年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提出意识形态的冲突正在让位于不同文明间的冲突,“意识形态终结论”正好走过了100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年中,对“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反对意见一直存在。本文第一部分对这正反两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和分析;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现实对立即后冷战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存在及其斗争的情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