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曹坚 《检察风云》2013,(20):38-38
日前,中纪委会议强调,要坚决刹住中秋、国庆公款送礼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过欢乐祥和、风清气正的双节。中国自古讲究礼数,在特定节日,亲朋好友往往会携带礼品走访,节日送礼是维系亲情友情的重要方式。然而,一些不法人员为牟取私利,借助节日向特定国家公职人员送礼,而  相似文献   
52.
编者按:判案研读是以法说案,即通过对案例裁判理由的法理分析使读者能够掌握正确的法律逻辑思维,深入地理解立法精神,更加准确、严格的执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提高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选的案例应判决生效并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对裁判理由的法理解析实际上就是对案件定罪量刑依据的研究.体例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53.
诱惑侦查能否运用于侦查活动,如何对其进行合理规制,对使用诱惑侦查手段侦破的案件如何定罪量刑等问题是田业雄、郭新民贩卖毒品案涉及的比较前沿的问题。笔者由此对诱惑侦查的概念、理论发端、合法性、相关法律体系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4.
推定本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证据规则,近来有引入刑事诉讼之势。如何认定推定及刑事推定的概念,认清刑事推定的运用目的,界定刑事推定的适用条件,廓清刑事推定与相关刑事诉讼原则之间的关系,是正确适用该规则的基石。  相似文献   
55.
司法实践中对余罪自首的认定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对余罪自首的主体、内容以及认定余罪自首的司法机关等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6.
从犯的犯罪既遂认定是共同犯罪既遂认定中的一个分支问题,较难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但其对共同犯罪既遂理论及刑事司法实践的发展不无积极意义.结合共同犯罪及犯罪既遂的相关理论.对以从犯形式而存在的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实行犯的犯罪既遂问题分别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57.
贷款诈骗犯罪往往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需结合相关主要证人的证言证实贷款合同背后的真实犯罪目的。要重视收集审查涉案人员提供的相关书证以辨别交易真伪。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骗取银行贷款,应认定为贷款诈骗罪;相关证据能够证明行为人仅以使用被骗取的贷款为目的,或者缺乏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应认定为骗取贷款罪。  相似文献   
58.
在被害人患有某种疾病的情况下,被告人侵害该被害人并致其死亡,如何认定被告人的侵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继而判断被告人的主观犯意和客观行为,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一类疑难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在相关案例的研究基础上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对其作出刑法评价。  相似文献   
59.
曹坚 《政治与法律》2003,(4):154-157
本文以一起挪用公款的个案为例,对如何认定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和公款使用主体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分析,指出:国有公司、企业改制中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委派性质是否发生变化,应依据实际情况严格界定;最高法院的两个涉及界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司法解释及全国人大对此作出的立法解释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认定公款使用主体的问题。从根本而言,现行刑法及相关解释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保护国有资产,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0.
转化型抢劫的认定,历来是司法实践中争议颇多的一个问题。转化型抢劫的前提应当是达到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程度。界定转化型抢劫既未遂状态的标准可概括为四个方面。转化型抢劫的共犯认定关键看各行为人是否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入户盗窃转化为入户抢劫的认定也需把握好四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