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破产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亮 《河北法学》2005,23(5):92-94
商业银行是市场主体,和其他市场主体一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风险和收益并存,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破产将不可避免。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破产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我国商业银行破产缺乏可操作性,所以应从建立破产预防、存款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和完善域外破产制度的效力及健全破产责任等方面构建我国的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2.
1926年底,罗易参加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全会以后,作为共产国际最高代表奉派来中国。次年2月底抵达广州,4月初到达武汉。在国共关系濒临破裂的关键时刻,他把共产国际的“五月指示“交给了当时正准备积极反共的汪精卫看,这就是历史上轰动一时的“罗易泄密事件“。  相似文献   
23.
樵翁  柯晓华  李亮 《工友》2008,(5):16-17
汉川市紧临武汉市,工业比较发达,特别是主动融入武汉经济圈之后,坚持错位发展,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域内经济驶入快车道,每年既有18万多农民工赴外地打工,也有17万多农民工来市干活。面对新形势、全市各级工会坚持内外一致,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4.
胡锦涛应对气候变化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他强调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也是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必然选择。为此,应对气候变化要采取综合措施,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战略任务,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强法制建设,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走上法制化轨道;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相似文献   
25.
李亮 《法治纵横》2011,(4):18-19
2011年1月4日,50岁的郭元荣走出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医院精神科的大门,结束了被关押十余年的生活。这样一幕,十堰市民彭宝泉、陈永刚没有料到。  相似文献   
26.
追凶     
李亮 《法治纵横》2011,(8):32-33
核心提示:父亲被人绑架,生死不明,为查明真相,他辞去工作,卖掉房子当盘缠,当了6年“私家侦探”,穷追嫌疑人的蛛丝马迹。终于,刘卫华等到了一场“迟来”的审判。  相似文献   
27.
李建宁  李亮 《公安教育》2011,(10):70-73
<正>核心价值观是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从深层次稳定而又恒久地影响着个体或群体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在长期的警务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为广大人民警察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意志品质的总和,称之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人民警察核心价  相似文献   
28.
南宁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人才管理体制和较为健全的法制体系,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任用机制、人才发现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但是仍旧存在着诸如教育与实践脱节、人才选拔任用尚没有打破“体内循环”等等诸多问题,只有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才能更好地使用人才、引进人才和选拔人才。  相似文献   
29.
李亮  杨军 《法律适用》2013,(9):71-74
一、一则案例引发的问题原告为S市大众贸易公司,被告为S市红星农场。原告、被告于9月5日签订了一份棉花购销合同。合同规定:被告向原告供应甲级皮棉1000担,每担220元,共计22万元;交货时间为该年11月中旬;交货方式为原告自提;原告应向被告交付4万元定金。同年9月25日,被告法定代理人向原告的经办人打来电话,声称由于雨水过多,棉花长势不好,不能按合同约定的数量交货。原告立即派人赴被  相似文献   
30.
公务员检举权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的检举权在公务员制度中是有所缺失的。对公务员检举权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根据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检举权,界定公务员的检举权;其次,从文化、行政、法律三个方面,说明公务员检举权的价值;最后,从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监察法和国家赔偿法四个角度,谈公务员检举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