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3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是郑培民生前最爱讲的一句话。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而他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的选举中,他以百分之百的选票当选为州委员、州委常委、州委书记。有人夸他是三个百分之百时,他谦虚地纠正:“只有一个百分之百,那就是全州各族人民对共产  相似文献   
42.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百多年来,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使数代中国人为之振奋、为之奋斗。为实现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中国历代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做过许多探索和试验,付出过巨大的代价。今天这种试验和探索仍然还在进行。可以说,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或停滞、成功或失败,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多变的面貌,离开了马克思的名字、离开了马克思主义,都无从认识、无从解释。中国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时,中国的现代工业尚处在初步阶段。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还缺乏必要条件,但是,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已经暴露出诸多弊端,同时遭受列强欺凌的中国民生凋敝、饥弱不振,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一些敏锐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急于寻找  相似文献   
43.
当前社会上一些人有大量的心理问题。探其根源 ,应是“个体的神经系统与周围的客观条件保持的状态”出现了变化。这里既有对社会大环境的无所适从 ,也有个体受到生活小环境各种各类事件刺激的原因。从社会意义上讲 ,调整各种心理问题本身就是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4.
品德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行为性、伦理性、稳定性。品德的行为性,是说一个人的品德总是有其外显行为来表现的,人们总是根据其外显行为来作道德评价,无行是很难说有德的。品德的伦理性,是指品德行动是一种合乎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的行为。它是由一定的道德观念、伦理思想支配的行为,其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依据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伦理思想、伦理道德,是处理人事和人际关系的应遵循的准则。可见,离开了伦理道德,也是不成其为品德的。品德的稳定性,是说合乎伦理的行为中,其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稳定的,是习惯化了的。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品德定义为一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性。  相似文献   
45.
“三威”,是英文SUNWAY的音译,意即“太阳之路”。可是,生产蜚声省内外的“三威”牌系列洗涤用品的沈阳油脂化学厂所走过的道路却并不一直是洒满阳光的平坦大道。 沈阳油脂化学厂是一家以生产合成洗涤剂和油脂加工产品为主的综合性轻化工企业。这个企业在1991年以前曾在计划经济母体中辉煌一时,是当时全市50家创利大户之一。 可是,当这家企业被市场经济的潮头卷入市场的海洋之后,经济效益开始下滑,由盈利大户  相似文献   
46.
李勃 《青年论坛》2007,(6):89-92
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着国内外形势的种种发展和变化,自身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在深入开展,这就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使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了许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挑战与机遇并存.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当走职业化、专业化的改革之路,适应形势发展,探索创新,推进高教改革,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47.
当代青年网络学习的自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的网络学习可以指一切网上的信息浏览或发布,狭义的网络学习强调为完成某项任务进行的专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青年自组织有其突出的特征,而在这种自组织中,当代青年的网络学习也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48.
当代青年的网络社交,在社交环境层面,经历了现实到虚拟、匿名到实名、虚拟到真实的情景变革;在社交身份层面,实现了真实到隐匿、个体到圈层的延展性变化;在表达形式层面,文字、自我多元化和个性化表达多层凸显;在社交关系层面,陌生人和熟人社交形成不同时期的特定选择,并诞生了新陌生人社交的新态势;在心理状态层面,开放性与群体性孤独的共存悖论难以短时间突破。当代青年网络社交仍然处在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