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有效化解大量的民事纠纷,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当前不仅应重视诉讼的作用,更应该重视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作用。当务之急是要纠正片面法治观,树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理念;适应现实国情,建立多渠道的纠纷解决体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性,从而建立起便捷、高效、公正的多元化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42.
村民委员会的价值定位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先从立法原则、学理探讨、实践操作三方面揭示出村民委员会的治民价值定位 ,进而深入到礼法文化传统、乡里基层组织演化及村民自治发展的历程中进一步论证。最后在评价与村民自治直接相关之法的诸价值层次结构的基础上 ,阐释了村民委员会的现实关怀是村民自治权利 ,终级关怀是人类 (首先是村民 )自由。这是从法哲学的视角所作的初步探索 ,也是从个案入手探讨法的精神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频繁发生.诱发高校腐败的原因不一而足,破解之道必然是多头出击、多方用力.应鳖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先”的方针,在加大惩处、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与制度的根本性作用,注重预防,实现短期应急与长期根治的有机结合,以收标本兼治之功效.  相似文献   
44.
李卫国 《河北法学》2012,30(9):56-61
民事执行救济是指执行当事人或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违法或不当执行行为侵害时,依法请求有关机关采取补救和保护措施的法律制度.我国2007年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对执行救济制度作了补充和修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尚不能完全满足执行实践工作的需要.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必须全面充分地发挥程序性救济和实体性救济的作用,并且要明确规定这两种救济的承办机构与运作程序.  相似文献   
45.
2009年,拉美地区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因恐怖活动、缉毒斗争、军事政变及国家间矛盾导致的冲突与危机有加剧之势.  相似文献   
46.
完善我国民事执行制度的立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卫国 《河北法学》2002,20(1):41-44
民事执行制度的不完善与民事执行难现象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为了有效解决执行难问题 ,尤其要注意从立法上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民事执行制度 ,包括 :制定独立的民事执行法典 ,加大委托执行力度 ,优化代位执行方法 ,加强对债务人的人身约束 ,以及吸纳一些新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7.
48.
49.
无罪推定原则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条规定极大程度地反映了无罪推定的精神实质,标志着我国第一次将无罪推定的若干内容作为一项基本诉讼原则确立下来。①这是我国刑事司法诉讼制度一次历史性突破。因此,正确理解和适用这一原则,已然地摆在了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的面前。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内容 所谓无罪推定,是指被告人在未被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判决确定以前,应当假定或者认为他是无罪的人。(2)无罪推定最初是由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司法的罪刑擅断和有…  相似文献   
50.
近些年来,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司法审判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应当通过发挥调解机制的作用来强化诉源治理,避免大量纠纷涌进法院。我国当前存在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及其他调解等众多调解类型,但调解重叠设置与分工不均衡、调解效力不强、调解专门人才匮乏与调解保障措施不足等问题也是必须正视的事实。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应充分利用调解联动体系、建全调解引导机制、鼓励个人调解机构成立来理顺各类调解间的关系以避免过度重叠与分工不均;其次,需优化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管辖与审查方式进而增强调解效力、完善调解人才培养机制与建立调解员职业荣誉制度等来突破人才匮乏与保障不足的困境;最后,运用信息科技搭建统一电子调解平台、电子备案制度进一步为调解提质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