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岳 《湖湘论坛》2007,20(5):100-102
蒋捷是南宋的一位重要遗民词人,著有《竹山词》一卷.其词风格独特,有继承前人的一面,又不专主一家,且颇有创新,因而在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若简单地将蒋词的风格归为"辛派"、"姜派"或只追求形式的"格律派",都是偏颇的.  相似文献   
12.
法治非建构之物,中国在选择自己的治国路径时不易简单移植西方法治,因为西方法治与中国固有的法传统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向,而法治的移植恰恰会引导中国偏离自己的路向,走上一条异化的道路.因此中国社会与法律变迁应该更多地尊重中国传统,恢复并重建中国人自己的活秩序.  相似文献   
13.
14.
郭雷  李岳  胡磊 《法制与社会》2010,(21):239-239
对罪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能有效的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对罪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当前监狱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出监狱职业技术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体干警要认清形势,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采用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方法,根据监狱的生产需要安排,同时考虑罪犯刑满释放后的不同去向和社会需要,开设各种周期短,投资少,实用性强,见效快的综合职业技能培训班。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截止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随着人们在互联网传播思想和进行交流,各种新兴媒体和信息通道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例如博客、播客、论坛、通信软件(QQ、MSN)、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平台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网络信息的产生和传播.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没有地域限制,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和敏感问题,瞬间通过互联网的各种媒体通道就传遍世界.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现实里的社会舆论的风向标,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日益展示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网络舆情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政府的执政形象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阶段,诉源治理已经成为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动检察是一种具有内在逻辑和构成要素的实践机制,其切实迎合了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定位和职能,能与时俱进地在最大程度上释放法律监督的潜在力量。深入开展诉源治理,是时代赋予检察机关的重大责任。基层检察机关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以诉源治理为契机,助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随着正规金融的深化发展,非正规金融将逐渐消失。与这种观点相反,合会作为一种典型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和深化的现代经济社会依然存在,甚至在一些地区盛行。从信息经济学、社会资本和社会约束等角度来看,合会的特征、构成要素和运行过程使得合会在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查处腐败案件的时候,我们的司法机关似乎总是比别人慢半拍甚至慢好几拍,往往都是人家将犯罪嫌疑人调查个八九不离十了,“移送”过来,他们才介入案件。这种被动司法,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能及时介入,老是等米下锅,自然不能及时处理,法律的尊严也就不能及时得到维  相似文献   
19.
李岳  薛涛 《学理论》2012,(28):168-169
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纷争由来已久,从二者的关系路径来看,经过了"融合-分立-整合"的过程。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通识教育不能完全排斥专业教育的发展,同样,专业教育也需要以通识教育理念为依托。在法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探索一种通识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教学模式,处理好通才与专才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实现现代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德国中央银行体制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充分独立性的中央银行体制是稳定而又灵活的货币政策的前提,进而也是健全的宏观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在这方面,德国的体制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本文从分析中央银行充分独立的必要性入手,通过简要对比德国与我国的中央银行体制,提出了对我国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